
高要区白诸镇大基头小分队为“三不便”党员开展“六送三收”活动。 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讯(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高祖宣) 为全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要区在全区组建85支党员宣教队伍,聚焦“三不便”党员对象,深入开展“六送三收”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送进寻常百姓家”,确保每一名党员取得实效。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高要区突出“1+N”建队模式,打造了一支接地气的党员宣教队伍。“1+N”,即1支总队+N支小分队。在区级层面成立一支党史学习教育宣教总队,由区党员领导干部、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相关同志组成。总队下面组建“N”支小分队,在17个镇街各组建5支以上的小分队。每个党史学习教育宣教小分队队长由组工干部、宣传干部或室办(站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镇街精心挑选2-3名熟党史、懂群众语言、有宣教热情的党员组成。
社区和农村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在前期的摸排中,高要区统计发现了2400多名因身体行动不便、道路交通不便、职业工作不便等“三不便”党员,为了确保党史宣教不漏一人,打通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一米”,高要区为这些党员一一建立了管理台账。根据“三不便”党员的身体条件、空闲时间、居住地址等实际情况,各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制定宣教方案,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主动“进家门”送学,确保“不漏人”“不缺课”“不掉队”。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怎么样,关键是看实效。高要区将“六送三收”作为主要抓手和固定动作,力促党史学习教育出实效。即:每个宣教小分队“进家门”给“三不便”党员宣教时,送上一个建党100周年活动的信息动态、一份党史学习资料、一堂微党课、一部党史微电影、一次暖心服务活动、一份节日慰问品,同时,还要收集一份感悟心得、一份意见建议、一份党员表现,把党史宣教与教育党员、服务党员、慰问党员、考察党员等深入融合起来,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目前,高要全区已组建了85支小分队,培育宣教人员达680人次,各镇街宣教小分队开展“六送三收”活动80多场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