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对此,肇庆的家长学生怎么看呢?
七零后家长张先生对这项规定表示赞同。张先生说:“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该记的作业自己记好,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学习也没有什么问题,说明手机布置作业或者用手机完成作业并不是必须的,。”
张先生的太太王女士赞同先生的看法,她表示以前学校没有通过手机布置作业,疫情期间开始有手机作业,虽然理解这是迫于无奈,但是她读初中的孩子学习却受到了影响。王女士说:“我儿子比较调皮,自制力较差,上网课期间我们家长又不能时刻守着,孩子就以学习为借口拿着手机,但其实更多的是在玩手机游戏。这样不仅影响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眼看着就近视了。”
市民黄女士认为,手机布置作业容易让孩子产生惰性。“明明可以在学校记录好作业,但是他知道老师还会发到群里,就不记了,我觉得这不是好习惯,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坚持不让他看群里的作业安排,他反而每天都能好好地记录并完成作业。学习没有捷径,该独立完成的要独立完成,该付出的就要付出。”黄女士如是说。
也有不少家长表示,手机作业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生怕错过手机的通知影响孩子完成作业,然家长们紧张兮兮,有时候老师还会在微信群里点名没完成任务的家长,觉得特别不好。
小刘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她的意见完全相反,她认为通过手机作业,自己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同时也能帮助刚上学的女儿更好的开展学习,“学前教育没有为女儿安排超前的学习,写字拼音她都是从零开始,如果不是老师每天不厌其烦的在微信群中发布作业,我女儿根本没办法记录每天的作业,更别说按时完成了。我通过手机布置的作业可以清楚孩子学习的进展,更好的配合老师,我觉得挺好的,时代不同了,我很愿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
小刘的女儿心怡告诉记者,除了布置作业,老师还会安排一些在手机上看动画说英语的作业,自己能给动画片配音,比拿着书本读书更有意思。
同样是小 学生家长的阿得也对新规定表示了质疑:“我们现在都会通过手机做很多事情,工作生活上的沟通也离不了手机,老师也是一种职业,为什么就不能用手机安排作业呢?只要家校做好配合,合理安排,掌握好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度就好了,手机只是一种工具,有先进的手段为什么不能用呢?”
李老师是一位小学老师,他告诉记者他所任教的学校很久以前就明令禁止学生私自携带手机回校,实在有需要在课后和家长进行联系的,可以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将手机放在老师处,放学后再领取。
对于手机布置作业,李老师说:“其实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利用手机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既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又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多和家长沟通,还是挺好的。高年级的话还是要尽量避免,孩子大了老师家长能够掌控的范围变小了,学习还是会有影响,手机的负面影响更大。”
记者 郝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