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新区采“他山之石”做好产业文章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当前,肇庆正举全市之力支持肇庆新区建设,加快优质产业导入和城市功能完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全市力量统筹,以“产、城、人”融合推动肇庆新区发展再提速、效率再提升,努力把肇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区、高质量发展引擎和肇庆名片。肇庆新区在“一带一廊一区”中的辐射带动能力也与日俱增。

西江日报讯(记者 刘浩辉)“要善于采他山之石、纳百家之长。”“学就要学到关键点上,从产业布局、招商模式、项目评审等方面去发力。”12月4日晚,肇庆新区管委会灯火通明,会议室气氛热烈,情绪高涨。肇庆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与该区党员干部围坐一堂,围绕该区如何利用“他山之石”促发展,进行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纷纷结合考察到的南通通州湾新区、苏州工业园等地的产业招商落地经验,对照肇庆新区当前产业招商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应改进和完善的措施等展开了深入探讨,进一步高效推进该区产业招商落地提供思路和方向。

考察团一位成员认为,肇庆新区要“纳百川、立千仞”,善于采“他山之石”、纳百家之长,积极学习借鉴兄弟新区的先进经验,补足短板,强化弱项,要充分吸收运用此次学习考察成果,紧扣“产业招商落地”这一主题,不断提升该区各项工作水平,推动该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其他干部也畅所欲言,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肇庆新区各项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招商选资制度、招商优惠政策、全员招商机制、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工作,持续优化肇庆新区产业招商落地环境。同时,要继续加强与鼎湖区的沟通联系,提高协调联动水平,切实做好服务,为企业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强力保障,加快构建肇庆新区产业体系,推动肇庆新区发展稳步前进。

与会议室热闹讨论的场景不同,窗外流光溢彩的砚阳湖畔,跑步和散步的人络绎不绝。远处,大道交错纵横,高楼鳞次栉比,项目筑巢推进,产业加快聚集,沿着“八年见新城”的目标,从前的鱼塘郊区,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新城,肇庆新区成为令众人惊叹的奇迹。

当前,肇庆正举全市之力支持肇庆新区建设,加快优质产业导入和城市功能完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全市力量统筹,以“产、城、人”融合推动肇庆新区发展再提速、效率再提升,努力把肇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区、高质量发展引擎和肇庆名片。肇庆新区在“一带一廊一区”中的辐射带动能力也与日俱增。

肇庆新区正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发展平台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同时,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优势,主动对接香港、澳门创新要素外溢转移,积极构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研发——肇庆孵化转化”的创新协作、错位发展新模式,打造高端高新产业、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地,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看到了差距,拓宽了思路,增加了压力,也增强了信心。”一名参与考察的干部感触地说,肇庆新区要学习外地的产业招商落地经验,尤其要学习他们在产业布局、招商模式、项目评审、跟踪服务、招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动该区产业招商落地提速增效,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