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乐祺
清明时节前后,在肇庆各地的田间地头,艾草冒出嫩绿的芽尖,清香芬芳,色泽喜人,摘艾草做艾糍成了时下人们最应景的事。
陈女士每年清明前后都会制作香糯甜口的艾糍。“艾草要选择叶子比较嫩的,要是过了艾草生长旺盛的时间就会老了,口感就没有那么好。”陈女士说道。
当天一早,陈女士就到地里采摘嫩绿的艾草叶,为做艾糍做准备。
回到家中,陈女士先把新鲜的艾草挑选整理,用清水冲洗干净。她告诉记者,冲洗艾草的时候不能太用力,避免扭出艾汁。随后,她把冲洗干净的艾草切碎。切碎艾草后,一边往盆里添加糯米粉、粘米粉一边搅拌,一直揉搓到其充分融合。
陈女士这次挑选的是花生、白糖馅的馅料。揉搓好艾草面团、备好馅料,便可以着手制作艾糍了。将揉好的艾团捏成大小相当的小面团,旋转艾团捏成饼状,随后往里放入馅料,再慢慢地用手捏紧,一个个艾糍便诞生了。
制作好艾糍,就到了整个工序的最后一步,将艾糍放入锅里大火蒸20分钟后,香糯可口的艾糍便可以出炉上桌了。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本身是一种草药,有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的作用。清明前后湿气重,吃艾草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等传染病。
艾糍虽小,却意义深远,它记录着一代代人的亲情,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过节美食,这不仅是记忆中的味道,更是家乡的味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