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肇庆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319件。这些“金点子”有的着眼肇庆的长远发展,有的关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每一条都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代表履职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会上,市人大代表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围绕产业延链强链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广东言铝铝业有限公司生产部副总经理冯凯带来关于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表示,当下各类生产制造企业面临着极为激烈的竞争局面,大部分传统制造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核心竞争力欠缺,这使得制造类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冯凯建议,要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制造业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融资、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助力;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制造业技术工人,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布局方面,代表们聚焦肇庆如何前瞻布局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以及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
市人大代表、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林丽表示,肇庆要在科技创新上做足文章,积极引入高端化、国际化人才;同时,要积极响应“双碳”目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肇庆还需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进程,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民生实事与民意深度结合
此次收集到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中,不少内容涉及就业、教育、医疗、环境等普惠性民生领域,确保了民生实事项目紧密贴合群众需求。
市人大代表、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郭坚玲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2025年工作规划里更是提出“多层次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 下转03版▲▲紧接01版
这对于肇庆教育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战线的代表,郭坚玲建议,要加大教师培训改革力度,尤其是针对乡镇小学教师的培训,应建立县域片区研训基地,实行就近跟岗的研训模式,这样更契合肇庆尤其是山区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彻底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素养与能力。
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紧密围绕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依法履行职责,积极献良策、出实招,切实推动美好蓝图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景图。
市人大代表、封开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陈坤全带来了关于加强肇庆市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他认为,近年来肇庆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相应地也需要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补助标准和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以此助力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市人大代表、怀集县规划服务中心科员黄秀丽则关注城乡建设工作。她调查发现,各县级、镇级、村级“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和有线电视线)线性设施路径杂乱无章,整治难度较大,且缺少相关的管理技术规定文件。
黄秀丽建议,要加强规划,规范肇庆市重大线性基础设施选址,统筹规划光伏、高压、低压线路路径的选址;相关部门要牵头制定肇庆市“三线”管理技术规定文件,规范“三线”设施铺设标准,提升城乡风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监督、代表履职等多维度共同发力,既强化了法治保障与民生服务,又深度融入制造业当家和“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充分彰显了地方人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展望2025年,随着立法计划与民生实事的推进,肇庆的现代化治理与产业升级必将进一步提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