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潘粤华 肖桂芳 王永强 谢江涛 刘浩辉 林琳
统筹: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2月20日,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聚焦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制造业当家、推动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谈感受、提建议、献良策,努力为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担当新贡献。
聚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持续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积极培育民宿经济、研学经济、都市农业等业态”……报告中对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提质推动强县促镇带村一体发展等方面作了多项有力部署,让广大参会代表倍感振奋。
市人大代表,德庆县政协副主席、德庆县播植镇党委书记冯伟南认为,要在政策保障上服务好“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他表示,要持续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统筹好农业产业及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资金,在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主要产品上给予山区县农业产业项目、资金、人才支持。同时要厚植乡风文明,以“好机制”涵养“好风气”,加快打造一批典型村,以“典”带面,令其成为山区县“百千万工程”乡风特色名片。
深度融合县、镇、村文旅优势,稳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助推“百千万工程”的一大举措。市人大代表、广东浦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满洪表示,我市乡村民宿存在同质化竞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文化品牌挖掘不足等问题。建议建立民宿产业发展考评机制,对民宿发展纳入星级评定标准。其次,完善要素保障,打造“政府搭台+专业运营+村民入股”合作模式,设立民宿产业引导基金,对精品民宿给予一定的奖补。
市人大代表、广宁县石咀镇浪沙村党支部书记陈荣惠提出,要加快偏远地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通过政府牵头、财政支持、农户配合,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有力地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她建议结合各地实际需求,探索发展共享式“田头小站”与移动式冷库,实现从“田头”到“舌头”的直达,实现生产端、物流端、消费端融合,提高农产品效益,满足种植户需求。
以先进制造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肇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已初步形成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报告提出,“持续做大产业总量、做优结构,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人大代表、广东涞馨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蔡光辉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肇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建议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创新、融链协同”的“三链融合”工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设立市级产业链招商基金,重点引进电控系统、智能传感器等核心环节企业;加快构建“创新体系”,激发新质生产力,如设立肇庆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新材料实验室,每年定向支持20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提升园区效能、完善物流网络,推进“平台提质行动”,夯实产业发展根基;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修订产业扶持政策,强化政策保障。
市人大代表、广东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达全表示,当前传统产业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环保装备正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议肇庆进一步出台扶持环保装备产业的配套政策,举办大型环保产业企业研讨会、环保先进技术及装备交流会,推动建设环保产业园区,以先进的环保装备和技术,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含新量”“含绿量”。
“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市人大代表、鼎湖区永安镇甫草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梁靖德认为,目前大型产业集聚区蓬勃发展,已成为肇庆经济增长的又一引擎,但目前园区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短板。集聚区周边道路狭窄,严重影响园区的物流运输效率和出行安全,希望加大对集聚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完善临时交通方案,在未完工路段增设临时交通标识、夜间照明及安全护栏,优化绕行路线并加强交通疏导。
推动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推动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是肇庆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肇庆新区在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市人大代表,鼎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肇庆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健梅表示,鼎湖区、肇庆新区将加快推进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紧扣“一体化”和“核心”两个关键,深化两区融合发展,坚持以城带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抓好产业、人口和优质公共服务导入,着力把环砚阳湖片区打造成城市会客厅、总部经济基地、中央商务区,切实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配套服务,加快形成肇庆东部城区融合发展核心区新格局。
市人大代表、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农认为,从产业融合层面,可尝试率先促进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在产业方面的融合发展。他建议成立跨区域的产业协调机构,协调解决产业融合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鼓励三个区域内的相同或相关产业企业组建产业联盟,通过联盟开展技术合作、市场拓展、资源共享等活动,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同时,通过分析三个区域的产业优势,明确产业分工定位,根据三区各自优势,引导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形成互补产业链,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整体产业竞争力。
强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作为民生之基,涉及千家万户。报告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
市人大代表、封开县教育局局长伍国飞表示,封开县在教育基础设施,如实验室、信息化设备、AI教学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山区教育投入,强化资源均衡配置,兜底乡村教育质量,如通过融资手段对山区学校进行硬件提升改造,改善学生住宿环境、提升食堂伙食标准、建设人工智能智慧课堂等,尤其是在撤并教学点后,需保障寄宿制学校的配套服务,提升优质教育服务水平,避免出现学生因上学距离远而辍学等问题。
市人大代表、高要区大湾镇中心小学教师焦凤嫦在讨论中建议,优化高要区的教育资源布局,确保乡村学生得到公平的素质教育。加大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让学生安心学习。同时,均衡城乡教师数量、年龄、专业的编制,加强城乡学校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城乡学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