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乐祺
正月期间,封开乡村被浓厚的春节氛围所笼罩,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和谐交融,活动丰富多彩,让归乡的游子与村民共同沉浸在这份浓烈的年味之中。在农历正月十五到来前夕,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感受封开乡村的年味吧!
“庆灯”闹新春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封开县南丰镇汶塘村都会举行新春茶话会暨孝老敬亲庆灯活动,这个传统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当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震撼精彩的龙狮表演引得观众连连赞叹。
在开宴前,村里的企业家们会为汶塘村52名80岁以上的老人颁发慰问金,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我今年90岁啦,领到慰问金真是十分暖心、开心!我还是小孩时候村里就有搞‘庆灯’活动的了,村里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很多人,好热闹……”汶塘村村民侯伯向记者兴奋地说道。
傍晚时分,村里的广场上,数个大锅被临时架起,厨师们手持大铲,奋力翻炒锅内的食材,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
随着充满地方乡土特色的菜肴——酱油杏花鸡、猪杂汤、焖鸭等陆续上桌,整场活动的“重头戏”——乡宴正式开席。近百张圆桌在古建筑仕佳书室前排开,村民和外地宾客齐聚一堂,大家畅享珍馐盛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场温情满满。
同样作为汶塘村的村民,在外打拼多年的企业家侯品员说:“村里一直保持着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得益于乡村爱心人士的热心捐助,每逢重阳节、春节都会举办敬老活动。”他表示,汶塘村村民每年农历正月十一的“庆灯”系列民俗活动已延续百年,希望能通过年轻一代的继续努力,让这些优秀的文化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糕点吃出“年味”
农历正月十五前夕,封开县金装镇各家各户的灶头烧得正旺。村民谭凤格与家人围坐一堂,或摘冬叶、或拌馅、或和面用以制作当地传统糕点庆贺元宵,忙得不亦乐乎。
记者在现场看到,桌面上摆满了一盘盘糯米粉、肥猪肉、砂糖花生、木耳、绿豆等。据谭凤格介绍,它们都是用来制作糕点的食材,例如沙爽糍、棱角糍、水拖糍等。
谭凤格与家人手法十分娴熟,不一会儿,甜的咸的糕点都已制作完成。今年37岁的她已经制作这些糕点将近二十年,她跟记者说,制作糕点的技艺都是跟妈妈学的,她们几个姐妹都会做。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各传统节日前夕,本地村民都会提前制作好这些糕点,以备当天家庭聚会时品尝,以及送给亲友。 她说,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也越来越丰富,但家乡的味道永远让人回味无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