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借助鹏城烛光 点亮乡村教育梦想——访深圳驻肇庆支教队总队长王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苑卉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任何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在9月5日举行的2024年肇庆市教师节座谈会上,深圳驻肇庆支教队总队长王兴讲出了自己在肇支教的决心,字字铿锵,目光坚定。

时间回溯到2022年9月,时任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副校长的王兴,加入了“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支教队伍,担任深圳驻肇庆支教队总队长,与59名队员一同来到了肇庆,开启了支教之行。两年间,他带领支教队围绕工作模式、教学理念、队伍建设等方面,为肇庆山区教育带来了“深圳经验”。

山里来了一支深圳教师队伍

按照省的部署,深圳驻肇庆支教队分四队组团式融入广宁、德庆、怀集、封开四县15所学校。王兴被分配到广宁分队。

“刚到肇庆,当地的教育部门和老师不明白我们到底能干什么,以为是他们学校教师缺岗,刚好深圳来的老师可以顶岗。”王兴回忆道。初到肇庆,支教队与四地的学校一同分析:“如果只是来顶岗,到社会上招聘代课教师更方便,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调深圳的老师到肇庆?”他们向学校解释了此次帮扶的目的:为了缩小省内教育资源差距,让粤东西北地区的教育水平“跟上珠三角发达地区的节奏”。渐渐地,四地的学校都明白了支教队驻肇的意义,对支教队走遍各学校深入调研的决定也更加支持了。

第一年,王兴与广宁分队的老师一起,对广宁县大部分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走访。从幼儿园到高中,从繁华的县城到偏僻的乡镇,从公办到民办,所到之处,他们走访交流,听课评课,讲课讲座。

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家长在外打工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及时互动;大多学生阅读量少,缺乏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一年的调研,王兴了解到广宁县教育的问题,并结合其他三地的情况,与支教队队员共同制定了一个工作目标、一个工作目标、八项任务清单的“148”工作模式。

同时,王兴与当地的教育部门共同推动教育部门做好课程建设,对教师队伍实行全员培训,切实发挥名师专家团队的引领作用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并建议开设“家长学校”,搭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机制,为山区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山区教育引来了“深圳经验”

制定了切实可行、可持续可复制的“148”模式后,王兴与支教队开始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和教育科研入手,线上线下双向奔赴,线上开通网络平台无缝链接教师培训,线下组团融入学校,直接面对师生全方位交流。

“以迎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深肇两地教师的交流。”王兴介绍,支教队邀请深圳的优秀教师团队到四县上示范课、听课评课、开展学术讲座等,交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组织四县教师到深圳进行交流学习,亲身感受深圳教育的氛围,拓宽视野,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思维。

“教育学其实是一门关系学,关系没有处理好,教育就不会发生,只有跟孩子搞好关系,让孩子从内心里面接受你,并且爱戴你的时候,他会去成就自己。”提起自己的教学理念,王兴如是说。

兴趣、方法、思想,是王兴引导学生提升对学习主动性的三个关键词。“不能让孩子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学习,要以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构建以后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让他们有学习的方向。”王兴介绍,在思想上,通过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在兴趣上,支教队结合四县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入深圳的特色课程和教学资源,帮助各个学校完善课程体系。

“比如,在科学教育、艺术体育等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养。在方法上,通过课堂艺术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王兴说,支教队还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为四县部分学校开通空中课堂,搭建网络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四县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与深圳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原来语文课也能这样上!”

不仅带领支教队推动“148”模式在肇庆生根落地,推动肇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王兴还建立首个“肇庆市基础教育领航名师工作室”,带领名师团队到肇庆多所学校听课评课,上示范课,开展学术讲座,加强与肇庆教师的交流学习。

“今天是周五,你与同学约好了去踢球,但是你爸爸要求你做完作业才能去玩,你会怎么办?做完作业球赛可能结束了,自己不愿意做也会不开心,但是去玩,爸爸会生气,你可能被挨打。”像在讲《朝花夕拾》时,王兴先放下课本内容,构建生活场景,让学生投入到与老师的互动中,“在100多年前,鲁迅和你一样,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想去看杂耍,但是要做完作业……”通过情景构建、情绪带入,王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鲁迅的心情,文章的内容。

“原来语文课也能这样上!”公开课后,听课的老师发出自己的感慨,他们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还能近距离接收到可见可学可模仿的教学方法,回到自己的课堂马上可以用起来。

王兴以一节节阅读写作课,向肇庆的教师展现出生动的教学方法,支教两年间,王兴开展各种公开课50多节和各类学术讲座60余次。“工作室的其他名师如我一样,支教期间,在肇庆市各地开展别开生面的公开课及专题讲座。”据介绍,工作室内共有48名入室学员,涵盖全学科以及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老师。

“尽我所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展望未来,王兴表示,会继续坚持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与支教队助力肇庆山区四县的基础教育事业。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