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市供销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 填补回收空白实现就地处理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塑料打包盒、塑料饮料瓶、医疗输液瓶……大量低价值可回收物按照以往处理方式,会被送去填埋,或无害化焚烧处理。去年11月,肇庆市供销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投入试运行,自此逐步填补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空白,实现主城区再生资源可就地处理。

4月16日,记者来到分拣中心内,一辆辆中型货车将废塑料、废玻璃等各式再生资源,从端州、高要、鼎湖等地回收站点运送至此。这些再生资源根据类别不同,输送到不同生产线进行处理。“除了回收站点,我们还与城区多家大型医院,和肇庆学院签订了回收协议,协助处理相关再生资源。”肇庆供销再生资源分拣处理有限公司经理黄浩铭跟记者讲道。

在废塑料加工生产线上,塑料包装盒、洗洁精瓶、塑料软管等废塑料经过大型滚筒初筛后,再辅以人工进行分拣到不同类型塑料生产仓。这些塑料制品再经过专业机器清洗、破碎、打包,完成由低价值可回收物到高价值再生资源的“华丽变身”。

“你别小看这些塑料细粒,在市场上可是抢手货。由于处理后产品优质,广宁、四会、佛山、东莞等地的深加工工厂都向我们预订。”黄浩铭从一袋成品中捧起一堆透明塑料说道。这些塑料细粒正是将人们日常使用环保打包盒回收处理而成。放在以前,这些再生资源只能送到珠三角其他地区进行加工,如今就地处理不但填补空白,也带动再生资源产业就业和税收留在本地。

目前,市供销社下属公司肇庆市供销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平均每月处理数千吨再生资源。“今年将继续投资四百万增加或升级现有处理设备,提升再生资源处理能力。”黄浩铭说。

另外,畅通回收渠道也是今年我市重点推进一项工作。据悉,我市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两网融合”,市供销社加快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探索回收网络进社区、进街道、进乡村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碳计量”模式,推进“两网融合”。除此以外,分拣中心将医院的输液瓶经过专门消毒后,依次进行分拣、破碎、清洗等,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损害。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