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东一二三区经过升级改造后面貌大大提升,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自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街道更加整洁,市民素质也提高了,街道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美’了群众生活,‘暖’了老百姓的心窝。”3月15日,家住端州区城东街道柳园社区城东一区的陈女士感慨道。
走在城东街道的大街小巷,满眼苍翠路树和繁花相拥,街头巷尾环境整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场接一场,居民乐于参加,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这背后,折射出城东街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明显成效。据了解,城东街道完善长效机制,实行网格联动管理,整合发挥社区、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环卫人员队伍力量,对辖区39个网格开展常态化网格巡查和文明引导工作。创建文明城市形成的“五个一”联动机制一直执行至今。
城东街道柳园社区的城东一二三区老旧房屋多,普遍存在配套不足、设施老化、服务短板等问题。城东街道办聚焦为民、便民、安民,从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等问题入手,敢于啃“硬骨头”,将其作为试点率先开展改造工作,为老旧小区换上靓丽“新衣”,整个小区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获得居民一致好评。这项民生工程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如今,城东街道处处皆景,转角就有“口袋公园”,废弃厂区变创意网红打卡点,岩前半岛更是成为肇庆文旅新业态新地标。这得益于城东街道办不断美化环境,提升街道的品质和品位,让居民享受高品质生活。
针对岩前社区宝环大道长期双向停车的问题,实施车辆禁停和限行、建设停车场、购置景区观光电瓶车等措施。针对岩前半岛饮用水安全、消防安全及排污问题,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对宝环大道的居民用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消防栓及相关设备。引导岩前居民制定村规民约,将居民公约纳入自治管理内容,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以思想建设先行落实人居环境整治。2022年1月,岩前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城东街道办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收集整理群众需求,与各级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对接,开展“便民、惠民”志愿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贴心的志愿服务。
城东街道构建了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以“街道总队+社区分队”为主要形式,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乡土、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街道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24118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5支宣讲队、8支服务队,18个社区共组建服务队伍77支,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8类常备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多方合作联动,孵化形成城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站“阳光学堂”、塔脚社区“赤心热忱万家同禧”等特色亮点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为文明实践注入新能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