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社会工作不仅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自2021年端州区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以来,就已把推进“双百工程”作为一项长效性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目前,端州区共有53名“双百社工”,4个街道办事处一共设置了14个社工点,辐射61个社区,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为将专业服务的触角向社区基层更深处延伸,近年来,端州区在原有社工服务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确保精准发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将服务做进群众的家里、邻里、心里。
其中,城东街道常住人口17万人,下辖18个社区,目前共设立1个社工站,4个社工服务点,分别是阅江服务点、塔脚服务点、前进服务点、信安服务点,每个服务点均配备3名以上社工。4个服务点覆盖18个社区。
然而,与驻村社工站不同,城市里的隔阂、陌生人之间的疏离感和防备心,注定成为城区社工开展工作的难点。住在阅江社区的李森今年70多岁,妻子离世,女儿在异国杳无音讯,他至今与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蜗居在破旧瓦房里。最初,面对社工入户关怀,森叔极度不信任他们。
“我们的对策是提高走访频率,多次服务、多次探访,让森叔逐渐放下戒备,慢慢接受社工的服务和帮助。”城东街道社工服务站副站长梁春卉发现,森叔两父子仅靠其儿子残疾人补贴和低保金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经过了解,森叔应该也符合申请低保要求。于是我们便为他提供政策资源,引导其自备申报资料,让其享受帮助的同时,不忘能力建设,实现自助。”
森叔顺利申请低保金的个案,也恰恰反映了社区社工服务站点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在阅江服务点社工李梓坚看来,通过不断入户走访,社工能够精确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落实好所需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服务计划,为他们提供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精神关爱、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等专业社工服务。
去年4月,在入户走访时,李梓坚发现服务对象陈红的生活窘况——家里垃圾堆如小山,苍蝇满屋乱飞,食物发霉变质。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80多岁、卧床不能自理的陈姨不满儿子沾染赌博,母子争吵,儿子自知理亏,却心有不忿,索性破罐子破摔,不再收拾家务,不愿接触亲友,对母亲的照顾也越来越疏忽。
个案的特殊性,也让阅江服务点的社工们深刻认识到,在协助服务对象时,社工不仅要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协助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联动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察等化解母子心结后,社工们每次上门都自带垃圾袋,帮陈姨收拾家里卫生的同时,还不忘引导她儿子加入清洁整理行动中。久而久之,家里的垃圾变少了,生活也逐渐恢复烟火气。
“今年年初,陈姨因病离世了,但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看到儿子逐渐向好,社工的不时关怀,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走得很安详。”社工李梓坚回忆道。
接下来,端州区将继续全力打造黄岗、睦岗、城东、城西街道社工服务站,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的障碍,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