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7旬老人深陷投资诈骗!肇庆建行与警方合作快速堵截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9月15日,肇庆建行收到肇庆高新区“全民反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表扬信,表扬建行肇庆大旺支行以高度的政治感和使命感成功堵截一起7旬老人投资理财电信诈骗案,避免老人资金损失15万元。

事发当天下午4时左右,一位70多岁的李姓老伯来到了建行大旺支行办理转账业务,大堂经理询问转账用途,老人说是投资理财,问老人是否认识投资方,老人支支吾吾。大堂经理马上意识老人遭遇诈骗,以介绍业务为由,将老伯带到理财室进一步了解情况。原来,李老伯最近刷到一个投资理财抖音号,授课“教授”侃侃而谈,介绍一个能带来高额回报15亿大项目。听完课程后,李大爷信以为真,添加“教授”为好友。“教授”将老人加入微信投资团队,称只要微信绑定卡号转15万元即可参与投资项目分红,分摊到老人手里有148万。这个微信团队有100多号人,每天群里不断有“投资者”入股信息和获利信息,李伯信以为真,满怀信心地来到建行转账入股准备享受高额投资回报。

大堂经理确信老人遭遇电信诈骗,当即向支行负责人报告。负责人与大堂经理共同为客户宣传防诈知识,告知老人天上不会跌下馅饼,这种投入资金获得高额回报是一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一旦绑定卡号转账就会遭受资金损失,苦苦劝其不要转账。但客户情绪激动,坚称“教授”过几天要来肇庆看望他,不会骗他,坚持要转账,见老伯仍然不愿接受劝阻,负责人决定带老伯到肇庆高新区反诈中心。高新区反诈中心警察了解事情经过后,向老伯播放投资理财诈骗案例视频,讲解电信诈骗的手法和本案的疑点,并联系老其儿子到场。

“都怪我贪念糊涂,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劝阻,我卡里面的‘棺材本’就化水了。”在警察、建行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合力劝说下,最终使老人醒悟,打消了坚持开户绑定微信账号的想法,保住卡里 15万元“养老金”。

肇庆建行高度重视反诈工作,建行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积极与公安、监管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持续开展案例学习,不断提升员工的识别能力。在办理业务中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客户涉诈苗头,并按要求进行处置,该行还深入企业、学校、居民小区、养老院、农村等开展反诈知识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特别是“老少新”市民的反诈能力。截止9月30日,该行堵截诈骗案11起,涉及资金共900多万元,有效维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

下一步,肇庆建行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营造防范和打击防诈的社会舆论氛围,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群众自觉抵制防诈的能力,为维护社会金融环境健康发展贡献建行力量。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