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宾亨镇退役军人蔡德威:山林中养出“小金猪”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冯铁成

在广宁县宾亨镇罗汶棚村岗生猪养殖场,蔡德威正招呼山林里数百只散养的藏香猪集中开饭。谈及日渐扩大的养猪事业,他表示这是一次“误打误撞”。

2009年,20岁的蔡德威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开了一家饲料店,主要销售鸡鸭猪等饲料。原本,生意也不错,虽没大富大贵,生活平淡地度过。直到2019年,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想养点猪自己吃。

“市面上的猪肉没有小时候那种味道,刚开始单纯是嘴馋,想吃美味猪肉。”他笑着讲道,再加上自己经营饲料,有着天然优势。蔡德威寻觅了不少猪种,却没有心仪的。直到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藏香猪。

藏香猪作为高原地方猪种,具有体小皮薄、脂肪少、瘦肉多、高蛋白质等优势。蔡德威采用独特的山林放养,藏香猪每天漫山遍野奔跑,吃天然谷物粮食、喝纯净甘甜的泉水,肉质、口感、营养等就更加优于密集饲养、吃人工饲料长大的普通家猪。

次年,第一批藏香猪出栏时,却让蔡德威犯了难:猪养得有点多。把部分猪肉分给亲朋好友尝尝鲜,结果是一堆大拇指点赞“好吃”“有肉味”。而朋友们一句“你可以拿去市场卖好价钱”更让蔡德威敏锐察觉到商机。

因此,蔡德威在宾亨镇的农贸市场和广宁县城创办了食品配送服务部,专门销售藏香猪。凭借骨细皮酥、肌肉鲜红、味道鲜美,不少当地居民都成为藏香猪回头客。“现在每天能卖5头藏香猪。”他说。

退役军人敢闯敢拼的精神,让蔡德威并不满足于本地市场,在朋友引荐下,他带着藏香猪猪肉来到广州,拜访酒楼希望打开销路。然而,酒楼老板们对猪肉品质抱着怀疑态度,“你这猪肉凭什么比其他猪肉贵四到五倍?”

说得好不如吃得香。蔡德威现场亲自下厨,烹饪了几道藏香猪肉菜式。酒楼老板一品藏香猪肉,立刻拍板签订供货合同。他们用藏香猪制作出招牌生抽骨、甘香肉、黑叉烧等美食,挑剔的食客们都被折服,对其鲜甜爽口的肉质赞不绝口。

有了销路,蔡德威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承包山头,建立起300亩的宾亨镇罗汶棚村岗生猪养殖场。期间,宾亨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还推荐他办理“创业贴息贷款”,成功贷款30万元,让其创业路上的资金有了保障。

随后,蔡德威引进藏香猪、巴马香猪和二代野猪等种猪,以自繁自养的模式,养殖母猪180头,肉猪620头,年出栏量稳定在2000到3000头之间,年收益可以达到三十到五十万。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蔡德威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积极发动周边乡邻参与养殖藏香猪。蔡德威为村民提供猪仔,只要按照标准养殖,达到出栏标准后统一收购。同时,他还为周边闲置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鼓励他们来养殖场务工,为村民致富贡献力量。

“我跟着蔡德威养了100多头藏香猪,年收入都有10多万,生活更有奔头了。”村民蔡茂盛说道。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