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口感更好的进口西瓜,果多量大的奶油南瓜 肇庆良种中心千余新品亮相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进入夏末初秋时节,位于鼎湖区沙浦镇的肇庆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基地,几百亩试验田里一派生机勃勃。这些新品瓜果,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结出果实,将在9月下旬召开的肇庆市第十届农业良种展示会上一展雄姿。

“本次计划展示的良种数量达到1000多个,同比增加50%,不少为新引进品种。”肇庆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主任林肖楠对记者说,前期引进耐热品种300多个,届时不但展示瓜果满棚的盛景,还有省主推的农业新技术等。

记者见到,良种中心基地技术人员正在忙着为作物“把脉”、登记生长情况。在一些地块,种植的似乎同一类品种,事实却是由几个甚至数十个品种组成,互不影响。

“这两垄地的西瓜,就有几个不同的品种。”农艺师严贤诚向记者介绍,一款编号为“21710”的西瓜,目前已长至两三斤重,由国外引进试种,特点是肉色鲜红、口感脆甜、肉质细腻,与国内传统西瓜有较大区别,“从现有试验表现来看,效果相当好。”

而一垄之隔的另一款西瓜,正懒洋洋攀在架子上,瓜形椭圆,结果数量相对多。“其特点就是产量大,如果能扎根肇庆,将给农户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严贤诚期待地说。

在一处瓜棚,数只小南瓜正探出“小脑袋”,原来,这是一款新培育的奶油南瓜,瓜皮成熟后呈米黄色,肉质橙黄色,果形就像一把钥匙,闻起来有股淡淡的奶香味。“商品性好,果多,产量高。生育期大约100天,成熟后的单瓜重3斤左右。”严贤诚介绍。

据了解,七八月的肇庆天气酷热,阴晴变化大,导致病虫害发生密集,对蔬菜、瓜果等生长带来较大影响,不少菜农选择在此期间歇息养土,等待秋凉后再种植。“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试验采用新的管理技术。”林肖楠说,如推广蔬菜健康栽培法,该技术通过利用丸粒化种子,提高其出苗率和抗病性,同时利用防虫网进行物理隔离,可有效防控病虫害,并减少用肥、用药、用工成本。

林肖楠介绍,自上年引进该技术后,目前已在高要和怀集等地推广和规模化使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推动肇庆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烈日下,工人正忙着为土垄覆盖遮阳网,这是良种中心在探索农作物度夏种植技术。据农艺师严贤诚介绍,烈日很容易灼伤刚移栽的作物幼苗,在地表使用遮阳网覆盖地膜降低地面温度,农作物上面再搭建小拱棚,覆盖一层遮阳网,极大提高了瓜类作物的成活率,“这技术成熟后,我们会尽量优化步骤,探索出一个经济有效的方式,向种植户推广。”

“为各类瓜果类蔬菜科学搭架,是实现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去年,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户种瓜使用的竹子搭棚有不少短板,这次尝试采用玻璃纤维杆材料搭棚,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更强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坚固性,并且美观和多年重复使用,比较适宜农业种植大户和观光型农业企业使用。”林肖楠介绍。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