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德镒盟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出“妈妈岗”。图 为“妈妈岗”职工在工作。
广东德镒盟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妈妈职工 免费带娃。图为职工子女在专人带领下玩耍。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近日,市妇联公布了一批肇庆企业“妈妈岗”就业岗位,共涉及8家企业的大量岗位。近年来,肇庆不断有企业探索推出“妈妈岗”,以灵活上班、兼顾带娃的优势,吸引不少生育女性再就业。目前,肇庆“妈妈岗”发展如何?企业针对“妈妈岗”又有哪些暖心措施?记者进行了采访。
企业帮带娃,妈妈安心干
所谓“妈妈岗”,主要面对家有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方便妈妈兼顾家庭和工作,肇庆部分企业在尝试推行“妈妈岗”的同时,还致力为她们解决带娃难题。
8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鼎湖区永安镇的广东德镒盟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配件“妈妈岗”车间,数十名妈妈正熟练进行汽车密封垫拼接工作。而在车间旁的托管室,多名职工子女在专业托育人员的带领下,开心地搭积木、下棋、看书等。
“我进入‘妈妈岗’车间已有两年多,当时,二孩还不到一岁。”永安镇黄竹园村村民陈余玲是两名学龄儿童的妈妈,由于周边大部分厂区上班时间固定,且实行两班制,无法兼顾工作和育儿,因此,生育后,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德镒盟的“妈妈岗”,让陈余玲看到了希望。“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家里有事可随时请假,周末不用加班。”更令陈余玲感动的是,去年起,公司还贴心打造了寒暑假托管室,帮职工免费带娃。“妈妈上班把小孩带过来,公司安排专人看管和上课。就连小孩的饮食和住宿都免费,大大解决了我们寒暑假的带娃困扰。”
该公司人力行政中心主任李淑霞告诉记者,自2021年10月推行“妈妈岗”以来,公司已有2个“妈妈岗”车间,在职妈妈近60人,“过来就职的妈妈极少辞职,人员流失率不到1%。由于人员稳定,加之妈妈做事更细心、效率更高,为公司带来了极大效益。”
在厂区推行免费带娃的,还有位于怀集县横洞工业园的辰尚服饰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李福建介绍,作为一家服装制作企业,自2022年6月投产以来,就在行政管理岗以及车缝车间设置了“妈妈岗”。目前,公司在职职工100余人,其中“妈妈岗”职工超5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辰尚服饰还建设了一间托管室,设有休息区、读书角、活动区、餐饮区,并请来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长期为职工带娃、辅导作业等,托管以及餐饮等费用,均由公司承担,大大解决了妈妈课后及假期带娃难题。
“有人帮忙带小孩,前来应聘的妈妈更多了,她们干活也更专注和努力,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更高。”让李福建感动的是,客户得知该公司开设托管室后,纷纷加入其中,捐钱捐物,致力为小孩提供更优质的托管环境。
灵活上下班,工作家庭两不误
除了实行免费托管,我市部分企业还针对“妈妈岗”推出了系列人性化措施,即职工可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亦可带娃上班,让妈妈得以一边工作,一边兼顾家庭。
欧伟琼和黄美娟是中国人寿肇庆分公司的政策性保险服务专员,也是该公司“妈妈岗”的其中一个岗位。8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高要区回龙镇槎岗村委会时,她们正向村里老人普及“银龄安康”意外伤害险政策。
欧伟琼于2020年通过“妈妈岗”进入该公司,负责回龙镇15个村居的政策性保险服务工作。“我曾在其他公司就职,实行坐班制,工作期间不能离岗。”由于娃小没人带,欧伟琼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带娃。
2020年,中国人寿一则“妈妈岗”招募信息,吸引了欧伟琼的注意。“工作时间自由,负责的片区保险业务可自主安排服务时间,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还能带娃上班,不正适合我吗?”很快,她就加入了该公司“妈妈岗”,成为一名政保服务专员。
中国人寿肇庆分公司团体业务部负责人孙京宏介绍,自2014年起,公司依托地方政策,在全市建立了一支“妈妈岗”政保服务队伍,以就近居住地为原则,到周边开展政策性保险宣传,并实行弹性工作、灵活就业,方便宝妈兼顾家庭和工作。
尽管要兼顾带娃,但是妈妈们的工作尤为出色,“银龄安康”民生保险知晓率不断提高。以欧伟琼为例,其所负责的片区,知晓率从2020年以前的微乎其微,上升到了如今的80%。
我市其他企业在招聘“妈妈岗”时,同样实行了灵活上班制。如位于肇庆高新区的百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冠昇精密文具有限公司,就曾根据业务需求,推出可灵活上班的“妈妈岗”,吸引了不少妈妈就职。
尚在探索阶段,体系建设仍需完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市人社局、市妇联等部门的大力推动和链接下,我市越来越多企业结合自身需求,推出了“妈妈岗”,有效解决了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窘境。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妈妈岗”的工作时间和管理模式均相对灵活,以合同工、零工和兼职为主,岗位主要有工厂普工、业务员、配送员、家政服务等不同行业工种,操作难度不大,工资以上班时长或者业绩计算居多。
不过,由于尚在初步探索阶段,“妈妈岗”实施过程中,亦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如缺乏晋升渠道,岗位种类不多,拓展空间有限,待遇普遍不高。要真正形成规模发展,推动妈妈高质量充分再就业,仍需各界携手,从政策等方面加以提升完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