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训鱼云山里 富县清水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赤坑镇惠爱村的旧学校变成鱼的健身场所,经过两个月训练瘦下来的鱼
▲
“身价”倍增。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赵广宁 摄

赤坑镇惠爱村的旧学校变成鱼的健身场所,经过两个月训练瘦下来的鱼 “身价”倍增。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赵广宁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李振昭 刘壮壮 温天群

肇庆广宁极北之地,石猪、螺壳两山夹一谷,赤坑镇惠爱村坐落于此,其间一村终年云雾缭绕,故名云山里。山高路远,倒使这里远离工业污染,泉水尤为清甜,水质远优于国标。

“咕噜咕噜咕噜……”山脚下旧学校的操场上,14个养殖池中山泉喷涌,肥硕鲩鱼结队奔跑,一圈、两圈、三圈……它们正为“瘦身”进行魔鬼训练。

“鱼教练”莫耀斌细心观察“鱼学员”的运动状况,看到池中奔跑的鱼变瘦变健康,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是被他们‘骗’过来的!”莫耀斌原本不在这里做生意,“驻赤坑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用‘甜言蜜语’把我‘哄’过来。我看他们为了赤坑的发展这么团结努力,跟着他们干准没错!”

莫耀斌带来了他的高品质山泉水养殖项目,剑指“一镇一业”,争夺地理标志品牌,要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山好水好服务好,来了才发现比他们说的好!”莫耀斌笑言,“如果这种‘骗’能多点就更好!”

云雾深处有好水,鱼跃深山愈是鲜

“运动节食让鱼变瘦,好水慢养让肉变好。”莫耀斌把训鱼之道说得很简单,但背后却是复杂的过程。

“鱼学员”原来是在鱼塘里养尊处优吃精饲料的“肥仔”,一入营就觉晕,死活不肯动,只想“摆烂”躺在水中。

“鱼学员”首先要过的是冷水关。“山水比鱼塘的水温低七八摄氏度。”莫耀斌说,这温差让刚入池的鱼一时难以适应,鱼体内外的寄生虫更难以存活。

节食关也紧跟其后。“循序渐进,先礼后兵!过渡几天,慢慢减少鱼料。”

又冷又饿,“新学员”怎么适应?

“煲点凉茶给它们喝!”应对“新生综合征”,广东人莫耀斌对凉茶有着“谜之自信”,“用特殊的中草药煲成凉茶,让它们喝一喝泡一泡!”陆续为它们实施放盐、增氧等“套餐”内容,消毒杀菌治病防病一气呵成。

“这是首场淘汰赛!”莫耀斌介绍,在这场比赛中,有些鱼成功晋级,有些却永远留在这一级,“淘汰率20%左右”。

晋级的“鱼学员”接下来面临更大强度考验:首先是“闭上嘴”,主食再也“鱼你无关”;接着是“迈开腿”,在“鱼教练”特别配置的健身器材——推水器的作用下,“鱼学员”不仅要“随波逐流”,还得学会“逆风奔跑”。

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一位养鱼的村民试着打捞池中鱼,多次努力都无果,只能摇摇头放弃,“条条都是训练有素的游泳健将”。

不是在健身就是在健身路上,两个月后,原本“肥仔鱼”身上的“油腻”和“土气”被练得没了踪影,脱胎换骨成了健康活泼的“健身鱼”,“身价”立马增两倍。

“清甜爽滑!”广宁华侨大酒店副总经理陈善庆对莫耀斌训练出来的鱼大为赞赏,“蒸炸涮煲皆宜,做成鱼生更是鲜美。”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好汉三个帮

鱼是练出来了,怎么把深山好物卖出去呢?答案是:一个好汉三个帮!

引进项目的帮扶工作队知道鱼好,带着项目团队去广州参加高端食材品鉴会,让更多人知道深山出好鱼。

广宁县委书记陈超常也知道鱼好,6月13日率队到现场指导,要把项目发展成镇域优势特色产业。

中国烹饪大师、广宁厨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刘万光知道鱼好,“家乡的山水养出这么好的鱼,我想帮一帮”,特地给鱼创新几款菜式,带给县城乃至广州的餐饮大师品尝,用口碑赢得市场。

……

陈善庆隔两三天就发一条朋友圈,邀请大家“来广宁就吃云山里瘦身鱼”。华侨大酒店为这鱼单设全鱼宴,每天能卖上百斤。

众人拾柴火焰高,云山里瘦身鱼靠着口碑越来越有名堂。“广宁越来越多餐厅喜欢用瘦身鱼,从5家到50家我们只用3个月时间,月销12000斤。”莫耀斌说,瘦身鱼还游到广州、佛山等城市,月销也有4000斤。

广州、佛山的水产批发商也闻到了瘦身鱼的香味,其中一个批发商伸出两根手指:“每天两吨,你能供应吗?”批发商的两根手指壮大了莫耀斌的雄心,也壮大了广宁的雄心。

广宁县委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争取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擦亮“云山里瘦身鱼”品牌,推动广宁好鱼游得更远。

全城拧成一股绳,你好我好大家好

扩大规模是共识,但好水好地哪里来?

“有好水的地方没地,有地的地方没好水。”莫耀斌希望能在云山里再找地新建60个池。

“我们正在加快解决用地问题,提高瘦身鱼产量。”帮扶工作队队员盘伟中说,在县、镇、村以及帮扶工作队多方联动下,成功解决了土地、水源这“两难”,终于在云山里再腾出一片场地给莫耀斌使用。

盘伟中与莫耀斌商量:“能不能把乡亲带动起来?”

“一起来,更精彩!”莫耀斌与帮扶工作队的想法不谋而合。老场地14个池里,2个与村委会共同经营,2个与低保户共同经营。莫耀斌计划,新建场地也拿出部分池,让有兴趣的村民加入,低保户优先。村民只需投资3万元,每月就能保底收入680元,且随时可以退出取回投入资金。

现在,莫耀斌一有时间就去看场地修建进度,“早点修建好,瘦身鱼销量会更高,带动村民致富也更快”。

帮扶工作队队员邓小飞告诉记者,项目一期已给村集体带来1.8万元租金收益,合作共建的2个池预计年收入1.5万元,共为村集体年增收3.3万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