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探索融合传统文化体验、体育健身、动漫潮玩等于一体,肇庆夜市“走胃更要走心”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肇庆方言墙吸引市民游客“打卡”。

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肇庆方言墙吸引市民游客“打卡”。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为有效依托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打造别具特色的夜市街区,肇庆部分夜市街区推陈出新,跳出传统吃喝功能,增添了传统文化体验、体育健身、娱乐旅游等多元发展业态,进一步拉动“夜经济”潮玩的活力。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要形成地方“夜经济”品牌和特色,还需多方合力提档升级,进一步突破整体业态发展掣肘。

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设置传统文化体验区

盛夏晚上,端州区星湖西堤褪去了白天的燥热,开启了城市夜生活浓浓的烟火气。与传统夜市不同的是,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的业态不止于吃喝,还包括了传统文化体验、手工艺品制作、环星湖游等等。

近日,记者来到该街区,入口处的传统文化体验区围满了前来游玩的市民群众。他们或在方言墙前了解肇庆方言文化,或在带有宋文化风味的传统灯笼墙和小桥流水处合影留念,或在诗词展示长廊感受文化的熏陶……

“为打造一条集‘吃购娱游’于一体的多元业态夜市街,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特别设置了饮食摊点、文化体验、互动游玩等区域。”肇庆市七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从冠介绍,除了饮食和文化体验类摊点,该街区还拓展了糖画、传统饰品等手工制作区,以及儿童游乐区,并于每个节假日或周末,举办传统民俗巡游、汉服秀、旗袍秀等活动,赢得游客的关注和好评。

为迎合环星湖“夜经济”发展,肇庆市七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还在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开辟了游船码头,将夜市、星湖、岩前等景点串联,打造环星湖旅游圈。

“以往,夜市街不是吃就是喝,大家经营的内容同质化,吸引力不强。但星湖西堤不同,现场游玩项目比较多,更能吸引客流,生意也很火爆。”在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经营饮品及小食生意的苏文志说,他自去年10月进驻该街区,经营业绩一直很可观,月均营业额达10万元。

据统计,目前,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非饮食类摊点约占总摊点的25%。今年1月至6月,全街区接待市民游客超250万人次。

肇庆新区网红夜市:创新融入多元潮玩元素

肇庆新区网红夜市位于肇庆新区体育中心。自去年开放以来,该夜市便凭借着时下风靡的露营风格和音乐表演等潮玩元素,受到市民游客的热捧,迅速晋升网红打卡点。

在草坪拉上天幕,与三五知己一边在人间烟火中品尝美食,一边了解非遗文化,一边听着音乐闲聊,好不惬意。而这样的场景,已然成为肇庆新区网红夜市的特色之一。

“肇庆新区网红夜市的定位是,打造一条集吃喝、露营、体育、非遗、音乐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网红街,以迎合人们需求,丰富自身潮玩元素。”肇庆新区网红夜市管理运营公司锐丰体育总经理黄堃告诉记者,目前,该夜市共有摊点100个,其中,非饮食类比例高达30%,月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肇庆新区网红夜市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吸客力?黄堃道出了其中的“玄机”。为打造新潮的“夜经济”文化品牌街区,该公司统一整合了现场摊点,在大草坪上拉上天幕,布置好灯饰,搭配露营风格桌椅,以建设露营风格夜市;依托场地优势,增设体育摊点,开展滑轮、五人足球、街舞等表演,并在晚上免费开放6个篮球场,供市民游客免费使用。

同时,开辟非遗文化展销点和音乐表演区,结合不同周期举办非遗文化、竞技比赛、演唱会等,以及融合动漫、潮玩元素策划各类主题IP活动,大大迎合了年轻群体对夜市经济的需求。

丰富好玩的经营模式,受到市民游客的普遍欢迎。“来到这里,能吃喝,能露营,能进行体育训练,能玩机动游戏,还能了解非遗文化,既热闹又好玩。”谈及该夜市,正与朋友在现场打卡的叶韵韵点赞不已。

业内建议:多方合力提档丰富夜市内涵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我市部分夜市街区已探索实施多元发展路径,然而,其他夜市经济普遍停留在传统的吃喝功能。要有效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应进一步突破夜市经济掣肘,走多元化业态发展道路。

“近两年兴起的临时夜市属于‘夜经济’的类别之一,有助于拉动消费和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海明认为,当前夜市经济满足了居民的“居家休闲”消费需求,是城市人的“充电站”,受到城市消费者的热捧。

不过,在陈海明看来,我市“夜经济”整体存在产品单一,缺少地方文化特色等问题,走多元化发展路径、有规划吸引客流的夜市街区屈指可数。“肇庆夜市大多数规模偏小且分散,业态主要是以饮食为主,物质消费占比较高。”他表示,这种情况下,夜市难以形成品牌特色,缺乏强劲的消费吸引力。

如何破局?陈海明建议,应多方合力提档升级,进一步丰富夜市的业态。如增加夜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将我市的端砚文化和古城墙等元素融入夜市中。其次,集中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夜经济”集散区域,推动其成片发展,突出差异性和互补性。再者,将文旅产业与夜市经济融合发展,打造岭南独具特色的宋城夜市综合体,形成地方品牌和特色。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