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金利剑花曾经日产10万斤,如今种植面积不足200亩 “剑花之乡”等待续写春天的故事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剑花,又名“霸王花”。剑花花开之时,在月光的照映下花瓣白若羊脂,形若利剑,因此得了“剑花”之名。高要金利镇曾是有名的“剑花之乡”,在昔日辉煌的时候,该镇的剑花种植面积有6000多亩,收获期日产10万斤,剑花一度成为该镇的一张靓丽的饮食文化名片。

如今,金利镇金江村为数不多的剑花种植地。 西江日报通讯员 李杰 摄

如今,金利镇金江村为数不多的剑花种植地。 西江日报通讯员 李杰 摄

剑花,又名“霸王花”。剑花花开之时,在月光的照映下花瓣白若羊脂,形若利剑,因此得了“剑花”之名。高要金利镇曾是有名的“剑花之乡”,在昔日辉煌的时候,该镇的剑花种植面积有6000多亩,收获期日产10万斤,剑花一度成为该镇的一张靓丽的饮食文化名片。

而如今,受到病害及种植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变迁等因素影响,金利镇剑花的种植面积已不足200亩。这张昔日的“老名片”能否续写春天的故事,这无疑让人充满期待。

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程晴 李杰

金利剑花曾日收10万斤

金利种植剑花,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刚开始,当地村民农户只是把剑花种植于屋墙、屋侧、荒地。到后来,“粗生粗长”的剑花种植规模逐渐壮大、产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多年的种植经验以及充沛的水源优势,使得金利剑花品质脱颖而出。成行成市的剑花种植,也一度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80后”的谢锐生,是金利镇金江村村委会副主任。谢锐生的孩童时代,正是金利剑花全民种植的黄金年代。每到采花季节,金江村的孩子们都会搭把手,摘花、切花、晒花……“那时,村里的晒谷场等所有空地都晒满了剑花。”谢锐生回忆道。

据了解,金利剑花产业最盛的时候,全镇种植剑花面积超6000亩,收获期日收剑花达10万斤,年产值1000多万元,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我的伯父在三十多年前,在村里承包了二十多亩地来种植剑花。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忙。大人摘剑花,小孩就在旁边切剑花,切好之后在地堂、晒谷场晒干。剑花在当时也是村民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谢锐生介绍。

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9年间,从事剑花种植的村民只管种植,完全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在收获的季节,每天都有来自外地的大货车,穿梭于金利的乡村巷道,只要“收购剑花”的纸牌一摆出来,眨眼间,一车厢就被剑花塞满了。

一场灾害使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渐渐地,剑花成了高要金利镇的一张名片,成了外地人来肇庆必带的旅游手信,还远销至港澳乃至东南亚各地。“在我们金利种出来的剑花花蕾硕大、气味清香,用来煲汤,堪称一绝。尤其是‘金利剑花煲猪腱汤’,以其味香、汤甜、花滑,俘虏了不少食客的味蕾!”谢锐生告诉记者。

日前,记者来到了金利镇金江村寻找剑花的踪迹。虽然房前屋后依然可见剑花的身姿,但昔日大片的剑花地再也难觅踪影,让人不免充满感慨。个中原因,需要追溯到2009年。

当年,当地剑花种植户陆续发现,剑花地的收成大不如前,剑花的枝头普遍出现发黄的现象,花朵一天比一天少,不少剑花最终枯萎。2009年7、8月间,高要区农业部门接到村民的反映后,当即就将“患病”的剑花样本送到省农科院化验,原来是一种叫“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尽管当年省农科院指导所的专家也来到了金利镇进行现场指导,并设置了病害防治示范点,但金利剑花的种植面积依然逐年减少,直到如今的不足200亩。

“那个时候起,大家开始减少了剑花的种植。其实倒也不是因为剑花‘犯病’,关键是不划算。”70岁的金江村村民谢泰来,说起剑花种植的兴衰滔滔不绝。“采收剑花人工越来越贵,但剑花的收购单价却没涨。”

村民谢国洪也赞同他的观点。进厂打工的收入远高于在家种植剑花的收入,也是剑花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现在人工高,村民基本到工厂工作,种植剑花采收下来也要处理几天,摘下来要切,切好还要晒,现在基本没人愿意干,都嫌辛苦。”他表示。

有待续写春天的故事

尽管如今种植剑花的村民已经少之又少。但走在金江村,村内的房前屋后,依旧有剑花的踪迹。剑花,已深深烙印在当地村民的生活中,密不可分。

“种了大半辈子剑花,已经习惯了在屋侧、闲置地种上那么几棵。”当天,村民伍姨一边整理着一捆捆剑花干,一边喃喃自语。种植剑花早已成为了当地人的传统,由于再没有收购商上门收购,伍姨就利用手机网络,自产自销,并乐在其中。目前,金江村的剑花种植面积大概只剩下30多亩。

和伍姨一样,谢锡佳种的剑花,一半拿来自家食用及送亲戚朋友,另外一半拿来卖。“看剑花的品质如何,有卖30多元一斤,也有卖40多元一斤的。”谢锡佳表示。

在金江村村民伍姨和谢锡佳晾晒剑花的时候,肇庆市旺东剑花专业合作社的剑花种植基地里,百亩剑花正茁壮成长。

2020年6月,当地政府统筹项目,投入扶贫资金约125万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吸纳活道镇23户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加入剑花种植项目。

基地现有剑花100亩,2019年产值130万元,为脱贫户人均增收约1029元。肇庆市旺东剑花专业合作社剑花种植基地实行统一种苗、规范种植、技术培训、产品营销为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制作好的剑花主要销往广州、深圳、东莞、香港、澳门等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金利剑花,或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中借鉴学习经验,续写新的春天故事。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