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中国砚都 雄才故里 ——中国画作品双年展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肇庆作为广府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与岭南画派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肇庆是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岭南画派不少名家都是在肇庆这个文化深厚的地方走出去,在肇庆土生土长的黎雄才就是其中一位卓有成就的代表。他是当代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与赵少昂、关山月、杨善深同为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代表。

卢冯霞《一道风光无限霞》

何伟良《家园》

黎雄才《迎客松》

涂建坤《瓜田香里说丰年》

曾珣《匠心》

姜甲夫《春暖疍家》

郑环 李银雄《风定池莲自在香》

邱瑜玉《清晖》

陈艳《星岩梦境》

肇庆作为广府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与岭南画派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肇庆是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岭南画派不少名家都是在肇庆这个文化深厚的地方走出去,在肇庆土生土长的黎雄才就是其中一位卓有成就的代表。他是当代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与赵少昂、关山月、杨善深同为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代表。

这座城市有着无限美好的风光景色,其独一无二的湖光山色为孕育山水画家提供了绝佳的环境。现当代受肇庆山水文化滋养的画家更是数不胜数,奠定了肇庆作为岭南山水画创作重镇的地位。12月29日在黎雄才美术馆揭牌仪式上同时开幕的“中国砚都 雄才故里——中国画作品双年展”,让我们再度回顾黎雄才在探索现代中国画道路上的丰厚建树,传承与发展岭南画派精神,推动创作出更多艺术精品。

传承弘扬岭南画派精神

共谱岭南画派时代新篇

12月29日,“黎雄才美术馆”正式挂牌,对进一步深挖、研究黎雄才先生的艺术价值,继承与弘扬岭南画派精神提供了更好的学术平台。当天开幕的“中国砚都 雄才故里——中国画作品双年展”, 回顾了黎雄才先生的艺术人生,呈现了来自全省的优秀国画作品,为学界进一步认识与研究黎雄才先生的艺术创作,继承与弘扬岭南画派精神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从本次展览入选的210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作者直面当代、革新求变的艺术精神,大批优秀的新人新作,彰显了艺术发展的清晰脉络与风骨传承,在新时期岭南中国画坛的“多元时代”中重新思考前进的方向,推动广东省中国画向前发展。此次展览既是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繁荣美术创作的切实举措,弘扬了黎雄才的艺术精神,提高了市民的欣赏水平,同时也彰显了肇庆在广东省学术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打造。

据了解,为纪念黎雄才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美术馆曾在2012年举办“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2020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与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肇庆学院在肇庆美术馆主办了“纪念黎雄才先生诞辰110周年——广东省中国画作品展”。为进一步纪念与弘扬黎雄才先生的艺术精神,推动广东省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塑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肇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肇庆学院共同主办了此次 “中国砚都 雄才故里——中国画作品双年展”。希望通过展览传承岭南画派精神,鼓励和繁荣中国画创作、展示和交流。展览在今年3月开始征稿,经过初评与复评最终选出入选作品210件,其中优秀作品80件。展览展期从2022年12月29日到2023年1月9日。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黎雄才先生的山水画蜚声内外,又精于花鸟草虫、人物,尤重写生,他拓展了岭南画派,以极富个性的笔墨语言丰富了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他创作的《武汉防汛图》《朱砂冲哨口》等作品早已成为时代经典。他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提供了新鲜而重要的经验。他为我们留下太多的艺术瑰宝、精神财富。黎雄才的意义不仅在于岭南画派,更在于生机勃勃的20世纪中国画坛。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围绕“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中华文化大美”。“黎雄才美术馆”的挂牌,对肇庆文化艺术界,对岭南画派艺术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黎雄才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坛承前启后、守正创新的艺术大家,是一位勇于开拓、为中国画艺术传承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他的艺术人生嵌入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和文化变迁的进程中,始终具有坚定的文化理想和饱满的艺术情怀,以毕生探索和不懈创造的精神,弘扬中国画艺术优秀传统,为中国画山水画的现代转型不遗余力,在弘扬岭南画派艺术风范的基础上独树一帜,创立了黎家山水,彰显了中国画山水艺术精神和山水画的时代精神。

他坚持追随时代、深入生活,以宏阔的视野为山水画创作注入新的主题,通达新的境界。他1954年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就以史诗般的场景和精湛的笔墨,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现实题材山水画的经典。他坚持面向自然,不断写生,讴歌祖国山河盛景,在大量的山水画作品中抒发胸臆,画出了大美江山、壮美中国的风采风貌,塑造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符号,堪称彪炳丹青史册。

他精于传统山水画的精髓,更大胆探索笔墨语言的时代创新,他的作品气势宏大,品位高雅,性情盎然,充满雄强正气和深邃意境,以丰沛的文化正能量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黎雄才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有着丰富的学养和实践经验,在中国画教育教学上倾注大量心力。他与关山月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开创了一套独特的中国画教学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广州美院的中国画学科建设,为广东成为中国画艺术大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黎雄才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重要代表。之所以称其为“大家”,我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勇于直面山水画发展问题,以写生为路径,实现了现代中国画的改造,继承和发展了岭南画派艺术;二是他不仅擅长巨幅山水,而且在花鸟画、人物画以至教学上也是成就斐然,实为技艺全面发展的岭南画派大师级画家;三是他对画画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热爱,也是他取得如此高艺术成就的人格基础。

今天,我们主办了此次 “中国砚都 雄才故里——中国画双年展”,为进一步纪念与弘扬黎雄才先生的艺术精神,向一代巨匠致敬、学习。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