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广宁县古水镇获“省优秀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一等奖 秀美河山“点石成金”展新颜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微信截图_20221021102314

根据《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古水河新增游船服务。西江日报记者 江婉仪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冯铁成

“徒步古水河,攀登马骝山,青山翠竹相伴,山峰挺拔耸立,一天尽收满眼风光。”今年国庆假期,领略了广宁县古水镇古水河原生态风光后,市民小江发出感叹。这里也成为了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古水河原生态风景区的美丽蜕变,并成为新晋网红,缘于一纸规划书——《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该《规划》凭着精准的发展定位,周密的功能布局,荣获2022年“广东省优秀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一等奖。

古水镇乡村振兴规划有怎样的亮点呢?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驻古水工作队队长陈金虎告诉记者,去年7月,工作队进驻古水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成立工作组,编制乡村振兴规划,8月开始实地调研,勘察数据,综合古水镇各项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要素,从镇域空间结构和区域功能布局两大方面整体统筹,谱写古水乡村振兴新蓝图。

“在空间结构方面,规划形成‘一核三带两门户’的古水乡村振兴空间布局;在功能布局方面,重点构建‘一链九品美食厂乡村旅游三景区’的古水乡村振兴总体格局。”陈金虎介绍,古水一江两岸,青山翠竹,独具风情,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颇具岭南特色,这给规划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规划》围绕水文化、竹文化、美食文化、人文文化四大文化篇章,依托古水镇各村特色资源,进行全镇域差异化发展布局,以推进“古水镇竹子全产业链发展”为主要内核,打造“古镇新韵、古河新竹、古水新村”乡村旅游三大景区,重构“山、水、村、田”多处生态空间,串珠成链。

此外,《规划》设计农地收储平台、乡贤回归平台、干部交流平台、技术培训平台、产品营销平台、农村信息平台共六大乡村治理平台,促进“三农”发展、文旅开发、生态整治、乡村治理、人才振兴等协调运转。

“古水河风情旅游带已于今年7月改造完成,投入了观光竹筏,优先发展农家乐和水上运动项目。”陈金虎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已共建苗圃基地,并链接资源,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目前正在探索实施农产品的预制菜加工。相信经过5年的规划实施,届时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山水竹乡古水画廊”美丽画卷将徐徐展开。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