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陈松连)虎年新春伊始,肇庆市就打响用工保障服务“首战”。2月9日,肇庆市人民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肇庆市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主要内容、待遇享受、申报条件等,进一步提升政策知晓度,切实发挥政策效能服务保障全市企业用工,助力肇庆产业强市建设。
据了解,为进一步激活人力资源要素,助力肇庆产业高质量发展,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6部门在今年1月及时出台《肇庆市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主要包括“激励就业、激活市场、校企合作、优化环境”四方面内容共十条措施,目标是将肇庆打造成为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企业高品质用工保障的示范区。
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肇庆市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政策出台的背景及意义;市人社局对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就特色产业范围、院校毕业生留肇促进作用、零门槛入户政策开放、住房补贴申领人群等公众关注的问题一一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落实兑现政策、确保落地见效,市人社局还会同市公安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落实肇庆市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工作指引》,细化明确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方便符合条件的企业、院校、个人、机构及时申请。
接下来,肇庆将进一步打好“组合拳”,在完善园区公共配套服务、提升企业用工环境、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搭建高效便捷信息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用工示范区,助企业家在肇庆凝心聚力谋发展,让广大劳动者在肇庆就业更安心、生活更舒心。
据悉,此次肇庆出台的“十条措施”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对肇庆很多企业来讲,是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大礼包”。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王秀丽表示:“‘十条措施’是我们收到最好的新年礼物!特别是‘奖励顶岗(跟岗)实习’这条措施,既有利于灵活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紧缺问题,又有利于提高本地院校毕业生留肇就业率。我们将积极与本地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企业人才储备,为肇庆的保就业稳就业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副市长管伟出席新闻发布会。
■相关链接
●在激励各类劳动者来肇返肇就业方面,实行落户“零门槛”,该措施主要是扩大城市人口总量,通过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吸引更多外地劳动力落户肇庆。促进劳动者就业,该措施主要是增强就业吸引力,对首次在肇或重新返肇就业的劳动者给予一次性1000元就业补助。实施安居保障工程,该措施主要是解决企业员工住房问题,向首次在肇或重新返肇就业的本科、大专、中职技工院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1—2万元的购房补贴。
●在调动各类市场要素保障用工方面,一是培育人力资源龙头企业,该措施主要是扶优做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每年认定为龙头企业的在肇注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次性50—200万元奖励。二是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推荐就业补贴、企业吸纳就业补贴,该措施主要是激励市场各类要素推荐就业,按每推荐1人400元的标准,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村(居)委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推荐就业补贴;对于老员工每推荐1名新员工奖励300元推荐就业补贴;对符合规定的主导、特色产业企业自主招聘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吸纳就业补贴。
●在校企合作激励毕业生留肇来肇就业方面,包括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该措施主要是为主导、特色产业企业培养匹配度高的技能人才,对入读专业订单班承诺并签订协议在我市主导、特色产业企业就业的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优化调整院校专业设置,该措施主要是激励院校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水平,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中专、技工院校新开设或新建设主导、特色产业企业的相关专业和专业集群,通过评定的一次性给予院校20—200万元补贴。奖励顶岗(跟岗)实习,该措施主要是通过引导毕业生顶岗实习提高留肇就业率,我市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年度学生在我市符合主导、特色产业企业实习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按每人300元标准给予院校奖励。激励毕业生留肇就业,该措施主要是激励院校引导更多毕业生留肇就业,分别以全市大中专、技工院校上年度留肇人数占比平均数为基数(存量),对超出基数部分(增量)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院校奖励。
●在优化提升企业用工环境措施方面,鼓励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主要是引导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储备,鼓励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认定评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支持开发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支持主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开发适用于本产业集群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开展优秀务工人员选树,该措施主要是提升产业工人荣誉感,每年定期开展最强肇庆工匠、最美务工人员、优秀农民工等表扬活动,并给予资金奖励及人才待遇。营造良好用工氛围,该措施主要是增强企业员工归宿感,通过引导企业提升薪酬福利、改善环境等,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