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金融科技构筑安全防线 广发卡每月为客户“防骗”超千万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五花八门的新型诈骗手法,反欺诈能力日益成为银行金融科技实力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近年来,广发信用卡持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风险防控领域的运用,通过场景、技术、数据的有机结合,实现全业务场景的实时智能风控。2020年,实时监控系统精准拦截欺诈交易1.4万笔,为客户挽回2300余万元实际损失;大数据智能风控平台拦截风险交易月均金额达千万。

AI“慧眼”识商户单笔挽回15万元损失

2020年3月,一笔15万元的境外刷卡交易触发了广发信用卡实时监控系统的拦截机制。由于该交易商户存在可疑情况,风控系统判定为“风险商户”,这笔15万元的交易被拦截了下来。交易被拒后,不法分子又尝试在其他两个商户分别刷卡7.6万元和2.1万元,均被及时拦截。事后确认三笔交易均非客户本人操作。由于拦截及时,成功为客户挽回了共计24万元损失。

据广发信用卡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一年来,广发信用卡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推动反欺诈能力不断提升。采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调优境外模型、新建智能风控网联模型、设计立体化预警规则网络,引入知识图谱技术等多项重点举措,欺诈交易止付精准率提升2倍。

“欺诈交易的监控识别犹如‘大浪淘沙’,系统基于过往已发生的欺诈交易样本不断学习、分析其特点,然后在当前的全量交易中去识别符合样本特征的可疑交易”,上述负责人介绍,当前欺诈盗用的类型、手法、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风控系统既要小心“漏网之鱼”,又不能频繁打扰客户,影响客户正常交易,而人工智能有强大的自学习能力,能够实现7×24小时智能巡检,无感守护持卡人用卡安全,动态平衡欺诈盗用风险防控与客户用卡体验。

目前,广发信用卡应用大数据风控建模可实现毫秒级智能决策,精准拦截首笔欺诈交易,欺诈交易的侦测及止付拦截精准度达到同业领先水平。

安全升级移动金融场景全覆盖

疫情之下,线上服务能力成为检验银行数字化水平的窗口。近年来,广发信用卡不断“加码”金融科技,推动智能化、线上化服务体系建设。截止2021年2月,广发银行官方app“发现精彩”用户数突破5400万,月活用户超2000万。

庞大的用户量也对平台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10月,发现精彩APP账户安全体系全面对接大数据智能实时风控系统,实现了对集中攻击的提前预警、实时感知业务异动和应用场景的风险态势、动态化智能化进行身份核验。达成了对发现精彩APP的非金融交易如注册、登录、修改核心资料、修改密码、调额、消费、分期、理财、贷款等共涉及5个渠道的近30多个场景的风险管控。累计对高危登陆预警15.6万次,低风险的贷款交易减少人脸核验120万笔,高风险的现金交易管控达5000笔,拦截欺诈金额累计3000余万元。

未来,广发信用卡将持续夯实风险数字化能力,提升风险智能化程度,以数据、模型、智能工具、策略引擎等科技方式,积极赋能金融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