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身在基层有远亲 传道送技一家亲 广宁县级医院尝对口帮扶“甜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实际上,腹腔镜手术是一项对技术和医疗器械要求都比较高的手术,广宁县妇幼保健院能熟练地进行手术,得益于上级医院的帮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技术水平,惠及基层群众。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林寿智

4月底,广宁县妇幼保健院妇科收到一名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病人,医院马上安排了腹腔镜手术。3天后,病患恢复良好健康出院。实际上,腹腔镜手术是一项对技术和医疗器械要求都比较高的手术,广宁县妇幼保健院能熟练地进行手术,得益于上级医院的帮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技术水平,惠及基层群众。

技术下沉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三年前,对于广宁县妇幼保健院来说,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是一个技术难题,若接到这样的病患,他们只能转移到上级医院。为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广宁县妇幼保健院加强与上级医院对接,分别与佛山市妇幼保健 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单位联系,加强医疗技术合作和专科建设。

其中,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为广宁县妇幼保健院的对口帮扶单位。在3年间,深圳市妇幼保健 院派出妇科、产科及儿科高级职称专家到广宁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并开展宫腔镜和腹腔镜 手术,避免了患者到上级医院手术的麻烦。在专家的帮扶下,该院还新成立了慢性咳嗽和哮喘专科门诊,进一步完善基层专科建设。“我们在深圳专家手把手指导下,三年间从学习陪同手术,到独自完成手术,目前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广宁县妇幼保健院妇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掌握 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不仅让病患得到及时治疗,还提升了基层医生的士气和学习热情。

不仅有深圳专家帮扶,广宁县妇幼保健院还得省和广州市医院的支持。

2018年,广宁县妇幼保健院分别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建立医 联体关系。专家到广宁开展授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坐诊、义诊、手术等,为基层医院提供了技术 和管理帮扶。据了解,去年该院 妇科、外科完成宫腔镜、腹腔镜微创手术共299例,使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享受更及时的医疗服务。

软硬件同步建设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6月底,全国基层妇产科医师培训工程在我省设置了两个分会场,其中一个便在广宁县妇 幼保健院。培训邀请了深圳市妇幼保院健的专家前来授课和现场教学,让 参 与 培 训 的 医 护人员接触到更新更全的医疗知识。像这样的培训,从2017年至今,广宁县妇幼保健院共举办了73场次。

不仅让专家“走进来”,该院还鼓励医护人员“走出去”,到上级医院进修和参加短期培 训班。从 2017年至今,该院上送进修40人次,参加短期培训班391人次。通过培训,医护人员得以不断进步,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广宁县群众,广宁县妇幼保健院争取到近5000万元资金,用于异地新建妇幼保健院。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就医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加强广宁县妇女儿童专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功能,切实满足和方便群众患者就医,更好地为山区老百姓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

社会力量参与 关怀基层妇女健康

家住广宁县南街镇的叶阿姨,在接受免费“两癌 ”检查 时被告知患有盆腔器官脱垂的疾病,本来为疾病烦恼的她,却幸运地被告知,可以免费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完成后,盆腔器官脱垂导致的尿失禁问题得到了根治,再也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失禁这些尴尬的情况了。”完成手术的叶阿姨高兴地说。

“我们在免费‘两癌’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少中老年妇女患有盆底肌松弛、盆腔器官脱垂的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广宁县妇幼保健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改善基层妇女生活质量,他们联合广宁县妇联组织实施广宁县“夕阳红”盆底功能康复行动计划,并争取到该县农商行捐赠10万元工作经费,为46名患者实施免费治疗。

据了解,投入的10万元经费中,6万元为16名患有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适宜对象实施手术,均治愈康复出院;投入4 万元为30名患有轻度盆腔脏器脱垂的适宜对象进行物理康复治疗。

“我们还计划将‘夕阳红’计划继续推行下去,让更多基层妇女的生活得到改善,获得更健康的老年生活。”该院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得到深圳狮子的1万元资金,未来还会和更多社会爱心组织合作,从而帮助更多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