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永强
2021年7月,佛山驻肇庆帮扶干部队伍(以下简称“帮扶队”)入驻肇庆7个涉农县(市、区)32个镇,一场跨市互助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由此拉开序幕。三年多来,帮扶队通过面对面沟通、手把手指导,深入推进帮扶镇高质量发展。期间,帮扶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帮扶路径,总结出一批成效显著的经验方法。帮扶队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获得省的肯定,被省相关部门总结推广。
党建引领 打造帮扶铁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帮扶队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党建引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动力之源,注重将党建与帮扶工作深度融合。佛山市驻肇庆市帮扶指挥部高度重视帮扶干部的政治素质提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境界。32个驻镇工作队均成立临时党支部,64名队员挂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每季度与村级党组织开展一次“党建+”活动、打造“一支部一责任田一品牌”,召开驻村第一书记现场交流会等,有效增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日前,四会市下茆镇南塘村的7名村民代表联名致信,感谢驻镇工作队为村民做的惠民实事。这封由7名村民联名的感谢信,折射出广大农村群众对驻镇工作队的感激之情,也反映出三年多来广大帮扶干部披肝沥胆、接续奋斗取得的成果,更体现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奔向康庄富裕大道的生动实践。
聚焦产业 夯实乡村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镇伊始,帮扶队便把产业帮扶作为重要措施实施,各驻镇工作队以产业帮扶为切入口,充分利用各方资金,发动企业力量参与,以点带面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驻四会市大沙镇工作队引入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产养殖项目,打造“美丽渔场”,全力扶持打造水产品预制菜深加工项目;
驻四会市地豆镇工作队打造了南药种植示范基地和百香果基地项目,利用撂荒地种植粉防己、大百部、千斤拔、山牡荆等南药;
驻封开县渔涝镇工作队打造了超过2000亩的水稻辣椒轮作项目,联农带农解决1000多名村民就业难题,并通过土地流转管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驻四会市黄田镇工作队引入四会市粤牛肉牛养殖基地项目、广东淼犇森畜牧养殖基地、黄田镇乡村振兴村集体大棚种植基地和旺田稻蔬种植基地等多个增资扩容项目,项目涵盖了种植、养殖、农旅等领域,总投资达3亿元;
驻怀集县桥头镇工作队组织佛山医疗系统送医下乡改善民生。
……
三年多以来,帮扶队创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批项目品牌,有效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创新模式 打造项目品牌
在高要区白土镇罗氏沼虾智慧养殖示范基地,一栋三层高的智慧养虾展示场馆拔地而起。该场馆由高明区驻白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动建成,在高要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场馆被纳入美丽渔场建设范围,是白土镇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成果。为解决经济薄弱村的面貌,驻镇工作队还在该镇罗有村推进“稻虾共作”绿色生态种养项目,打造了一体化解决粮食安全、撂荒地复耕、经济薄弱等问题的“白土样板”。
驻镇帮镇扶村是广东在全国首创,没有固定模式、现成版本。帮扶队指挥部坚持解放思想,鼓励改革创新,引导干部大胆探索、大胆尝试。期间,不少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获得省的肯定,被省相关部门总结推广:
在全省率先开展驻镇帮镇扶村院地合作模式,与广东省农科院组建“108名博士专家团”,坚持科技兴农,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发动佛山32家律师事务所与32个驻镇工作队合作共建,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护航、所队共建”活动;
在全省率先启动村村交流活动,在肇庆32个帮扶镇开展“党建引领、百村交流”互学互鉴活动,成为我省启动驻镇帮镇扶村以来规模最大的村级交流活动。
……
一项项创新实践,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了“肇庆经验”。如今,这些经验更化为成果,在肇庆广袤的乡村大地形成一道道亮丽风景。在帮扶队的帮助下,肇庆乡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