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南艺雕刻创始人张兆南:以刀为笔雕刻食材艺术品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肇庆市的雕刻艺术领域,有一位名叫张兆南的90后雕刻师,他以萝卜、番薯等为创作材料,将普通食材化为精美艺术品,展现出了非凡的雕刻技艺。他以匠心独运和不懈追求,赋予了萝卜等普通食材全新的生命与灵魂,让人们在欣赏雕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在肇庆市的雕刻艺术领域,有一位名叫张兆南的90后雕刻师,他以萝卜、番薯等为创作材料,将普通食材化为精美艺术品,展现出了非凡的雕刻技艺。他以匠心独运和不懈追求,赋予了萝卜等普通食材全新的生命与灵魂,让人们在欣赏雕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张兆南从小动手能力强,对雕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他选择进入肇庆市技工学校学习烹饪,并开始接触食品雕刻。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让他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的精髓,从花卉到动物,他的作品都充满了灵性和美感。

正在雕刻的张兆南。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摄

正在雕刻的张兆南。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摄

在张兆南看来,食品雕刻不仅仅是对食材的加工处理,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他坚信,真正的艺术来源于自然,因此他常常走进大自然,用心观察花鸟,捕捉它们的灵性和生命力。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有一天我路过宝月荷塘,荷花的香味吸引了我,从而也改变了我对荷花的传统雕刻方式。”张兆南分享道。正是这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对荷花的形态和神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在雕刻荷花时更加得心应手。

微信截图_20240626101727

葵花鹦鹉雕刻作品。 受访者供图

在雕刻过程中,张兆南特别注重定型的环节。他认为,定型是食品雕刻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作品的最终效果和神韵。因此,他在定型时总是反复推敲、斟酌,力求让作品既有张力又有自然之美。他善于捕捉食材的特点,通过巧妙的雕刻手法,将其化为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

张兆南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花鸟鱼虫等自然元素的展现,也有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的融入。他巧妙利用萝卜的质感、颜色和透明度,创作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除了个人的创作实践,张兆南还积极传承和推广食品雕刻文化。他深知,食品雕刻是一门需要传承和发扬的艺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2018年,张兆南在端州城区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南艺雕刻,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食品雕刻人才,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食品雕刻的魅力。

孔雀雕刻作品。 受访者供图

孔雀雕刻作品。 受访者供图

俗话说: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张兆南的努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他的工作室被评为肇庆雕刻技术培训基地,他本人也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雕刻大赛中获奖。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共同推动食品雕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