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在肇庆市的雕刻艺术领域,有一位名叫张兆南的90后雕刻师,他以萝卜、番薯等为创作材料,将普通食材化为精美艺术品,展现出了非凡的雕刻技艺。他以匠心独运和不懈追求,赋予了萝卜等普通食材全新的生命与灵魂,让人们在欣赏雕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张兆南从小动手能力强,对雕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他选择进入肇庆市技工学校学习烹饪,并开始接触食品雕刻。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让他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的精髓,从花卉到动物,他的作品都充满了灵性和美感。
正在雕刻的张兆南。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摄
在张兆南看来,食品雕刻不仅仅是对食材的加工处理,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他坚信,真正的艺术来源于自然,因此他常常走进大自然,用心观察花鸟,捕捉它们的灵性和生命力。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有一天我路过宝月荷塘,荷花的香味吸引了我,从而也改变了我对荷花的传统雕刻方式。”张兆南分享道。正是这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对荷花的形态和神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在雕刻荷花时更加得心应手。
葵花鹦鹉雕刻作品。 受访者供图
在雕刻过程中,张兆南特别注重定型的环节。他认为,定型是食品雕刻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作品的最终效果和神韵。因此,他在定型时总是反复推敲、斟酌,力求让作品既有张力又有自然之美。他善于捕捉食材的特点,通过巧妙的雕刻手法,将其化为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
张兆南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花鸟鱼虫等自然元素的展现,也有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的融入。他巧妙利用萝卜的质感、颜色和透明度,创作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除了个人的创作实践,张兆南还积极传承和推广食品雕刻文化。他深知,食品雕刻是一门需要传承和发扬的艺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2018年,张兆南在端州城区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南艺雕刻,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食品雕刻人才,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食品雕刻的魅力。
孔雀雕刻作品。 受访者供图
俗话说: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张兆南的努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他的工作室被评为肇庆雕刻技术培训基地,他本人也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雕刻大赛中获奖。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共同推动食品雕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