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严打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年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假冒伪劣多发的重点产品和区域,高要区职能部门加大违法线索摸排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据统计,今年以来高要区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违法案件33宗,涉案货值350余万元,捣毁制假窝点3个,有效遏制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多发态势。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袁菊英

近年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假冒伪劣多发的重点产品和区域,高要区职能部门加大违法线索摸排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据统计,今年以来高要区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违法案件33宗,涉案货值350余万元,捣毁制假窝点3个,有效遏制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多发态势。

假冒相机电池对于相机和相机使用者而言存在不少危害,不仅会损害相机,还有可能发生电池爆炸损害使用者人身安全,严重的还会引发火灾事故。今年1月,高要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成功捣毁蚬岗镇一违法生产假冒品牌相机电池生产加工场,现场查获大量标注“Canon”“Nikon”“SONY”标志的成品电池、成品充电器、电池配件、电池标贴、电池包装盒、电池防伪标等侵权产品,货值超32万元。该案件后来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当事人的犯罪事实,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燃气具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因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燃气器具而致燃气泄漏等事故时有发生。今年4月,高要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城区一家具店进行日常检查时,现场发现货架上销售的24台火锅炉均无标示厂名厂址、执行标准,无熄火保护装置。店主涉嫌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火锅炉,被执法人员当场予以立案调查。后经调查核实,该店主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被高要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立即停止销售相关产品,并被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去年11月,高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白土镇一蛋糕店依法进行检查,在该蛋糕店裱花间的冰箱及原料摆放处,发现已拆封使用的过期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原料一批,同时发现柜台处有相关蛋糕定制订单28份。经查明,当事人用上述已过期的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共制作销售蛋糕28只,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高要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5万元,并没收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一批的行政处罚。

日前,高要区“双打”办组织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高要分局等成员单位,对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办案中查处没收的各类侵权假冒伪劣产品进行统一销毁。此次统一集中销毁行动销毁的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涉及电动自行车、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烟草制品、五金配件、建材产品、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等,重量超过18吨,货值16.4万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