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近年来,为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高要区残联依托社区康园中心,持续为辖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等“一站式”服务,致力保障残疾人群体“残有所助”,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要区社区康园中心(白金龙片),残疾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为452名残疾人提供服务
5月31日上午,记者在高要区白土镇宋隆工业区的社区康园中心(白金龙片)看到,数十名残疾人正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在康复训练区、爱心工场等区域,分别进行康复锻炼、劳动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辅导。
“我们中心成立于2021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100名残疾人参与就业培训和康复锻炼等,目前登记在册的服务对象52人。”高要区社区康园中心(白金龙片)负责人伍秀红介绍,中心设有就业工场、培训区、康复区、多功能培训室、会议室、餐厅、厨房等场所,可为残疾人提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日常运动功能等训练以及辅助性就业服务。
为提高服务质效,高要区社区康园中心(白金龙片)配有专业管护员5名、后勤人员4名。“中心实行‘一人一档’,为登记在册的每名残疾人建立了入园信息台账,并定期做好后续回访服务,及时掌握其动态,确保康复训练效果得到巩固。”伍秀红说,平日里,该中心会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和实践课程,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照料能力、社交技能和劳动技能,帮助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和提升自我价值。
位于南岸街道湖西路的南岸社区康园中心,是肇庆市首批建成的社区康园中心。据了解,该中心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内设有阅览区、康复训练室、心理辅导室、文娱活动室、工疗区等功能区,并配有各类康复辅具器械,能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娱疗、工疗、居家生活训练等服务。
据统计,目前,高要区共投入约450万元,建有社区康园中心20个,已实现辖区镇(街)全覆盖。去年全年,共为452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等的残疾人提供日间服务。
创新推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近年来,高要区残联依托该阵地,以白金龙片、南兴片、江北片三个康园中心为示范,打造残疾人爱心工场,通过链接爱心企业带动残疾人就业,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以社区康园中心(白金龙片)为例,自2021年起,我们积极链接企业资源,通过‘中心+企业’模式,为残疾人‘量体裁衣’,提供长期稳定的简单手工品制作等工作机会。”高要区残联康复教育就业股负责人李文辉告诉记者,该中心还与高要区金田电热公司、肇庆市新建设铝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搭建了爱心班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致力提高他们的收入和就业帮扶。
今年23岁的梁月荣来自高要金渡镇,也是高要区社区康园中心(白金龙片)爱心班组成员。“我因小儿麻痹导致右手残疾,一直很难找到工作。”他坦言,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曾到工地做泥水工,月收入300元左右。2021年,他从村委会获悉,高要区社区康园中心(白金龙片)开设了爱心工场,为残疾人提供产品加工就业岗位,于是他申请加入其中,成为肇庆市新建设铝业有限公司爱心班组的成员。
“每天,我们根据企业订单,做些简单的串珠、产品打包、质检等工作,中心和公司还会为我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等。”梁月荣高兴地说,如今,他每个月不仅可以领到1600元左右的工资,而且还交到了很多朋友,“在这里能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开心。”
据了解,目前,高要已有超5个社区康园中心推出爱心工场。“我们将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开展辅助性就业工作,联系更多爱心企业进驻康园中心,设立企业外发班组,进一步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李文辉如是说。
不断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
除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锻炼、解决就业等服务,近年来,高要区各社区康园中心还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为登记在册的残疾人提供交通补贴、爱心慰问、定期免费体检、举办文娱活动等,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每年,高要区残联都会联合各企业、爱心协会,走进各社区康园中心,为残疾人群体提供爱心慰问、心理疏导等服务。”李文辉说,为提高阵地利用率,丰富残疾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社区康园中心还会不定期举办文艺表演、趣味运动会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并定期为他们进行健康体检等等。
此外,为解决残疾人因路途远、交通不便难以到康园中心等问题,高要区残联努力争取了资金,为他们提供交通补贴,并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调整公交车线路,促使残疾人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致力以多元化的优质助残服务,打造残疾人“一站式”服务示范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