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口味创新花样多 企业加班包粽忙 粽子市场产销两旺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端午节将至,又到粽子飘香时。端午粽子的销售情况如何?有没有新品种?哪些口味深受市民喜爱?近日,记者走访了端州区和鼎湖区部分商超及相关企业,一探究竟。

作者:肇庆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绮彤 通讯员 杨明伟

端午节将至,又到粽子飘香时。端午粽子的销售情况如何?有没有新品种?哪些口味深受市民喜爱?近日,记者走访了端州区和鼎湖区部分商超及相关企业,一探究竟。

在超市售卖的粽子。 西江日报记者 王绮彤 摄

在超市售卖的粽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绮彤 摄

商超:新口味粽子抓住年轻人味蕾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超市和商场都在显眼位置设置了端午粽子专柜,并装饰着龙舟、龙船鼓等节日元素。在销售方面也推出多项优惠活动。

记者见到,销售的粽子当中,猪肉绿豆粽、蛋黄板栗粽、碱水粽、八宝粽等传统粽子,仍占据半壁江山。市民若想自己动手包粽子,也可以在超市买到粽叶、草绳、糯米等原料,货架旁边还附有包粽教程。

销售人员表示,传统口味的粽子卖得较好,肇庆裹蒸也受到顾客欢迎。某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往年经验看,在端午节前四五天,前来购买粽子的市民最多,卖得较好的是肇庆本土品牌的粽子和裹蒸。

为迎合市民的口味需求,特别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味蕾,商家推出的粽子口味呈多样化,如桂花奶黄粽、金丝蜜枣粽、红豆紫米粽、瑶柱海味粽、迷你粽等,吸引不少市民选购。肇庆一裹蒸企业还推出藤椒粽、辣椒粽、黑松露粽等创新口味的粽子,产品畅销。

裹蒸企业:节前卖粽达数百万只

“好浓郁的粽香味!”在鼎湖山景区前的上山路,有游客刚踏入裹蒸一条街,不由自主发出了感叹。

记者看到,道路两旁商铺林立,各个品种的粽子和裹蒸琳琅满目,不少游客手上提着大袋小袋的粽子。游客李女士表示,刚带着外地朋友爬了鼎湖山,顺便让他们品尝肇庆特色美食。她的朋友称赞:“早就听说肇庆裹蒸和粽子好吃,品尝过后果然如此,决定带几袋回去和亲戚朋友分享。”

有店员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前来鼎湖山景区游玩的客人增多,一天能卖出3000多个粽子,礼盒装一天也能卖出几十盒。还有店家表示,生意最好时,一天能卖近万只粽子。

“现在有50多名工人正在日夜赶工,每天生产上万只粽子、裹蒸。”肇庆市得肇皇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国柱面带喜色地说道。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经过原料清洗、分切猪肉、包好、蒸煮、起锅、真空包装、高温灭菌等多道工序后,新鲜热辣的粽子和裹蒸就发往全国各地。梁国柱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共卖出约150万个裹蒸、粽子,销售额和订单量比往年增加了15%。

肇庆市裹蒸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梁永雄表示,目前,肇庆大部分裹蒸企业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其中肇庆市粤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销售近600万个裹蒸、粽子。肇庆市裹蒸产业协会将继续加强与裹蒸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肇庆裹蒸、粽子知名度和美誉度,将肇庆裹蒸文化发扬光大。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