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记者调查肇庆“娃娃机”,情况不容乐观“问题娃娃”可能含甲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实习生 谢昊

近日,“夹来的‘娃娃’最好别放床头”登上热搜榜,“娃娃机”里的毛绒玩具质量令人担忧,部分产品含有一级致癌物甲醛。肇庆情况如何,机器内的“娃娃”是否“三无”产品,市民抓到“娃娃”后又会怎么处理?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民在夹“娃娃”。实习生 谢昊 摄

市民在夹“娃娃”。实习生 谢昊 摄

记者走访肇庆城区的多个商场发现,“娃娃机”如今已遍布各地,市面上的“娃娃机”品牌众多,机器内的“娃娃”款式也五花八门,质量肉眼可见参差不齐,生产企业等基本信息也喜忧参半。

根据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毛绒玩具属于需要3C认证的玩具产品,制造商及销售商将产品投放市场时,必须获得3C认证。但记者在信安五路某大型购物商场走访发现,摆放在一楼户外区域的15台“娃娃机”中,仅有其中9台里面的“娃娃”有吊牌信息,其余6台机器内的“娃娃”并无吊牌等任何产品合格信息。其中,部分“娃娃”吊牌信息较详细,有注明生产商、地址、执行标准、产品质检信息、注意事项等信息。

随后,记者在该商场内的一家抓“娃娃”主题店内看到,店内的18台“娃娃机”中,只有5台机器里面的“娃娃”有吊牌,但部分吊牌上却只标注日文信息,吊牌具体内容消费者难以判断。记者还发现,部分无标签、无吊牌的“三无娃娃”质量参差不齐,线头和瑕疵较多。由此可见,市面上的“娃娃机”内确实存在较多“三无娃娃”。

initpintu_副本

左图:有吊牌信息的娃娃,右图:没有吊牌信息的娃娃。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摄

家中有不少“娃娃”的市民郭女士则表示,平常抓到的“娃娃”带回家一般都不作清洗或其他处理,但并不会让孩子抱着“娃娃”睡觉,只会放置于沙发上或收纳桶内。近日查阅“三无娃娃”的相关报道后,郭女士表示也有一定的担心,日后将会减少带孩子去抓“娃娃”的频率。

从事纺织品生意的业内人士冯女士指出,毛绒玩具也属于纺织品的一种,在其面料和填充物中都有可能含有甲醛。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毛绒玩具的面料或填充物中所用的原材料甲醛超标,就有可能导致整体产品甲醛超标。

“甲醛是无色的气体,但具有特殊的刺激气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可能隐藏在‘娃娃’上的染料等材料当中,无声无息地对人体产生危害。”冯女士解释道。

据专业人士透露,如果含有甲醛的“三无娃娃”长期放置于沙发或者床头,甲醛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咳嗽、流泪、头痛、过敏等现象发生,甚至有致癌风险。

针对甲醛能溶于水的特性,建议市民把到手后的“娃娃”及时进行清洗、晾晒后再作使用。此外,市民在购买或在“娃娃机”中抓取“娃娃”时,应看清楚产品的生产信息,选择带有详细生产信息和合格证明的产品,以防购买到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三无产品”。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