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刘啟东 李振昭 胡源愿 实习生 李考考 通讯员 任冲
统筹: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时值夏季中伏,户外热浪滚滚,路上行人纷纷撑伞遮阳,依旧难避高温,热得直冒汗珠。而在城市各行各业的一线作业人员,他们顶着烈日、耐着高温,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为城市的有序运转、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便利,辛勤付出。他们或是建筑工人,或是环卫工人,或是快递员,或是医护人员……
建筑工人:父子齐坚守 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建筑工人老赵正在用大 水壶喝水。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刘啟东 摄
37℃气温下,建筑工人在高温“烤”验下,挥洒汗水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近日,在中铁一局城东片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景德校区)配套建设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人员老赵,熟练挥舞着手中的砖刀,一匹砖、一层沙,伴着老赵豆大的汗珠,砖墙越砌越高。老赵告诉记者,每天衣服会湿透好几次,像是泡在水里,2600毫升的大水壶就是他补充水分的利器。
老赵的儿子小赵也是砌砖工,今年刚来到项目上。在太阳长时间照射下砖头变得很烫,老赵没有犹豫拿起就砌,“从业几十年来,我手上早磨出老茧,能适应这种环境。”小赵没有老赵这样的“盔甲”,每天上班前,会戴好手套,防止烫伤。“每天工作时,衣服裤子都会湿透。但为了按时完成工期,让学生们顺利上学,我们不能松懈。”小赵坚毅地说道。
据了解,为了给建筑工人降温避暑,该项目部每天会给一线作业人员分发“藿香正气液”,制作绿豆汤,并延迟下午上班时间。班队还会购买冰淇淋、可乐等解暑食品供工人们食用。
快递员:热浪中护送快递包裹抵万家
快递员小李正在分拣货物。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振昭 摄
高温天气,快递员仍要每天奔波在烈日下,穿梭于大街小巷中,保障网购物品运输畅通,将商家生产销售与居民生活连接起来。
烈阳打透车窗,即使吹着空调,也颇让人难受。而快递员小李却因送货需要常换点,多待在车外,为减少耗油,就连空调也不开,只是拉下车窗让风来散热,并带上前一晚提前冰冻的矿泉水,随时解渴消暑。
但对小李而言,最难熬的还是早上,将快递整齐摆放进车厢的准备工作,狭小的后车厢闷热得像个烤炉,直蒸得口罩都能挤出水来。尽管“热辣辣”地在高温下奔波,每天负责片区上百件快递包裹的配送,再花上十个小时将各个快递包裹送到指定地点,但能凭自己劳动获得满意的收入,令他愿意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据了解,高温天气下,不少快递公司都能为员工准备饮料、凉茶、糖水、水果等物品,帮助其消暑解渴。当前天气炎热,为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他们会建议员工避开最高温时段,在暑气稍退时再进行配送。
医护人员:防护服内“蒸桑拿”
烈日下工作的医护人员。 西江日报实习生 李考考 摄
高温天气下,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流浃背地长时间值守在医院入口,是高要区人民医院落实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身穿两层防护服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
下午两点,火辣的日光正好晒向医院入口检查口,值班的医护人员只得笔直地紧靠着墙站躲避阳光,随着来医院的市民越来越多,他们也不得不走出阴凉,顶着烈日引导行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扫码、测温。
记者看到,医院为值班点配备了电风扇降暑,但难抵高温,风扇吹出的也尽是热风。一名医护人员介绍,他们值班并不固定,医院、社区、政府部门等等,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到哪里去。虽然高温下高强度的工作也会让他们压力巨大,但因为职责所在,他们会咬牙坚持在岗位上,期间收获到的每一句感谢,便是让他们最开心的事情,“觉得自己是真正帮助到了别人。”
戴着口罩、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因为不方便去洗手间,他们常常四五个小时不喝一口水,始终坚守在岗位,重复着细碎而又重要的工作。从远处看去,盛夏热风吹得外层防护服起起伏伏,他们仿佛是为疫情防控安全建筑的“白色城墙”。
环卫工人:高温“汗”卫美丽城市
环卫工人莫洪娣在工作。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胡源愿 摄
近期,肇庆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7月26日下午,记者在宋城路的街头采访不到半个小时,便感受到从脚底下传来的灼热。
在宋城墙边,一名环卫工人在烈日下工作。她叫莫洪娣,从事环卫工作12年了。她表示,她们一般凌晨4点多钟起来上班,忙碌到上午10点。到中午13:30又开始上班,到下午17点工作结束。天气炎热时,她一般会到树荫下休息一会儿,喝几口水,然后继续工作。
据一名环卫工人介绍,6月至10月,公司会给他们每人每月300元的高温补贴。现在是酷热季节,公司会给他们提供饮料、风油精、藿香正气液等药品以解暑热。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刘啟东李振昭胡源愿实习生李考考通讯员任冲统筹:西江日报记者吴映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