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打造三大就业培训基地 集中提供就业岗位 破解残疾人就业难的高要经验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两年前起,每天清晨5:30分,住在高要区活道镇的残障人士李枝妹便已起身,简单梳洗吃过早饭后,娴熟地拄着拐杖,在路灯映照下,前往村口乘坐公交车。大约半小时后,她来到了位于新桥镇的高要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南兴片区),开启了一天充实的工作。

江北片区基地内,残障人士正在参与手工制作。

江北片区基地内,残障人士正在参与手工制作。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两年前起,每天清晨5:30分,住在高要区活道镇的残障人士李枝妹便已起身,简单梳洗吃过早饭后,娴熟地拄着拐杖,在路灯映照下,前往村口乘坐公交车。大约半小时后,她来到了位于新桥镇的高要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南兴片区),开启了一天充实的工作。

时年58岁的李枝妹早年因病致残,一度自怨郁结,“总觉得自己是家里人的累赘”的想法时常折磨她。转变从她踏入南兴片区就业基地开始。通过做手工等,尝试了自立谋生,甚至能为家庭分忧的甜果之时,她的性格和情绪也大为好转,紧皱的双眉逐渐疏解。李枝妹的变化,得益于高要区多元化辅助性就业培训基地的牵线搭桥。

“残障人士就业安置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高要区残联负责人介绍,2017年,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和摸底,了解到辖区内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中,大都是城乡留守残疾人。由于受身体条件、年龄限制以及用人单位工作岗位设置门槛较高等因素影响,他们在就业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安置就业问题随之而来。

2018年至2020年间,高要区残联先后建立了南兴片区和江北片区两个集辅助性就业、农疗、康复及培训于一体的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通过联动本土4家爱心企业,为残障人士提供手工加工产品,以及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再就业等形式,有效解决了该片区城乡留守残疾人就业安置难问题。目前,高要区南兴片区和江北片区两个基地共安置就业残疾人近200人。

在南兴片区基地里,记者看到,偌大的工疗区域内,50多位残障人士正在低头细心操作手工,金属声、木槌声此起彼伏。“一天大概可以制作15公斤钥匙扣,一月下来能有1000多元的手工收入,还有另外的交通补贴,与过去零收入相比,能为家里减轻负担真好。”李枝妹笑眯眯地说着,她还在这里认识了新朋友,每天到这里做手工成为最放松的时刻。

坐在一旁,同为残障人士的高要区新桥镇人梁叔,多年来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基地启动后,他第一时间跑来报名。“我们夫妻俩都在这里上班,两人的手工收入和交通补贴加起来一个月有近3000元收入。”有了工作寄托,有了融入社会的切口,梁叔感觉心中的压抑得到了释放,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南兴片区的示范引领下,去年选址在禄步镇的江北片区基地也迅速建成投入使用,服务范围覆盖高要区禄步、河台、乐城、水南等镇。记者在基地现场看到,就业工场、农疗区、培训区、康复娱乐区等四大功能室一应俱全,并配套有多功能培训室、家政训练室、心理咨询室等,可以容纳100名残障人士就业及培训。

中午12时,基地工场内的残障人士们纷纷放下手中活计,拿上自己的饭盒,秩序井然地到基地饭堂就餐,肉菜均衡的膳食很是开胃。

“他们来这里集中就业,除了每月有计件报酬外,基地还会从交通、伙食补贴和保险购买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政策优惠。”该片区基地负责人卢学芳介绍,不仅如此,对于在特殊学校毕业的残障少年,高要区还会为其提供实习机会和后续就业岗位,使其在稳定的环境中安心工作,从而建立残疾人就业长效机制。

去年,在省残联举办的“南粤助残·碧桂园助力计划”之残疾人基地项目评选中,南兴片区基地获得了三等奖,是肇庆市唯一一个获奖的残疾人就业基地。而今年4月,高要残联还凭借上述做法在全省残疾人教就工作培训班上作经验发言。

预计今年底,高要第三个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白金龙片区)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3个基地的服务范围将实现高要全覆盖,进一步有力促进高要区残疾人稳定就业和再就业。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