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创新机制 构建体系 打造品牌——广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守护百姓平安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苏燕君

“飙车炸街”警情同比大幅下降,城区“降噪”效果显著,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近年来,广宁县锚定平安广宁建设目标,创新机制、构建体系、打造品牌,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宁县委政法委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平安”写进大街小巷、融入群众心里,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广宁县已连续三年在平安建设考评中荣获“优秀”等次,成为全省第二批18个、肇庆市首个捧回“平安鼎”的县(市、区)。日前,广宁县委政法委又荣获“2022—2024年度平安广东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对其不懈努力的高度肯定与认可。

三大机制凝聚平安建设合力

健全机制是确保长治久安的核心支撑。广宁县通过健全体制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稳稳托起了平安建设的架构。

一方面,广宁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平安建设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会同各镇(街)、各行业部门定期会商研判各时期平安建设工作,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的平安建设工作体系,切实把平安建设抓在日常、抓在经常。另一方面,该县健全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强化考评结果应用,全面压实平安建设责任。此外,广宁县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每日县镇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12345”平台数据共享研判机制,真正做到对发现的线索日清日结、处早处小。

三大体系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实打实的“网络体系”为平安广宁的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广宁县大力构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织密立体防控网络。提档升级县镇两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主战场、主阵地,基本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社会治理网络,将全县178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356个网格,促进“千根线”织成“一张网”。此前,广宁县某龙头纸业公司因受行业周期波动、市场供需失衡等影响经营陷入困境,拖欠了280名员工4个月工资,部分工厂员工、供应商要求强行变卖库存资产用来支付工资。企业负责人无奈前往广宁县综治中心求助,广宁县快速反应、积极协调,最终达成多方认可的通过抵押借款方式解决工人工资等问题,破解问题僵局,实现了保全资产、厘清权属、保障民生。

此外,广宁县推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筑牢群众安全屏障。除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和治安要素基础管控,狠抓交通秩序、消防安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各项工作以外,广宁县还开展网格电动摩托车巡逻,由公安、市场监管、城管、应急等部门组成制服巡逻队,提高街面制服巡逻率,形成强大震慑力。当中,广宁县把“飙车炸街”列为社会治理头号难题,先后开展多轮专项行动,通过“路面警力常态巡控+便衣组精准收网”,对“飙车炸街”进行整治,最大限度消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的构建完善则有力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为激发群众的“自治”活力,广宁县不仅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等作用,还大胆尝试“红色文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组建“红袖章”监督员队伍引导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主动干。强化法治保障,该县打造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实体法律服务平台,并创新推出“小叽说法”动漫普法品牌,推出系列法治动画10余部、漫画40余期,多次入选国家、省级普法宣传优秀项目。突出德治润化,全县178个行政村(社区)实现村规民约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8个,组建最小应急单元479个,群防群治队伍194支,全社会参与平安建设热情有效激发。

“三大品牌”绘就平安建设底色

盛夏酷暑游泳戏水是孩子们最爱的消暑方式,过去野泳带来的溺水风险常让人提心吊胆,如今家长们却可以安心让孩子们游泳戏水了——广宁县古水镇创新实施“一村一爱心泳池”工程后,全镇儿童溺水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

这正是该县着力打造社会治理“一镇一品牌”、人民调解品牌、预未品牌等三大品牌,持续擦亮平安建设底色的实践成果之一。其中,社会治理“一镇一品牌”亮点频频,除古水镇实施“一村一爱心泳池”工程外,还有洲仔镇实施“全民参与·赋能教育+未成年人保护”项目,实现从“他保”到“自保自助”,以及排沙镇试点推介“一村一辅警”工作运行机制,切实解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最后一公里”难题。

广宁县创新打造的人民调解品牌中的“德叔调解室”是肇庆市首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室,擦亮了婚姻家事调解“金招牌”。“志刚调解工作室”率先在工业园区设立,为广大务工人员提供司法帮助,以非诉方式定纷止争。“政协+法院”调解室则采用“委员说理+法官释法”方式推动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广宁县长期面临留守儿童占比高、隔代监护普遍、家庭监护缺位的现实困境。因此,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广宁县各镇(街)、各部门、各学校结合实际打造“法护笋芽”“点亮繁星”“平安夜讲”“1+3+3”等创新品牌,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全方位协同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系。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