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产业活了 农民增收了 村集体经济提高了 广宁“社村合作”踏上强村富民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陈宏远

不久前,一场“现代农业秀”在广宁洲仔镇精彩上演——大型农机在田里穿梭,割稻、分拣一气呵成;无人机腾空而起,飞防作业看得人目不转睛;更让人心里发热的是分红环节:洲仔镇的村集体代表们接过钱,脸上笑开了花……

近年来,广宁县供销社依托省、市、县三级供销联合组建的广宁县供销宁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宁供销农服),通过为农户及村集体提供水稻等农作物的生产全托管服务,推动粮食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迈进,有效解决了承包地细碎化和耕地撂荒问题,将“小田变大田”,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道。

村集体和农户的腰包鼓了

盛夏,燥热的风在田间掀起稻浪,送来阵阵稻香,也掀开了夏收夏种的热潮。8月上旬,广宁洲仔镇仓丰村105亩的水田里,插秧机驶过,溅起泥土,留下一列列整齐的秧苗。不久前,田里水稻刚完成收割。紧接着,旋耕机、插秧机进驻,犁田,施肥,栽下晚稻。

如此高产出和高效率的机械化田间作业,与县供销社和仓丰村构建“社村合作”模式,广宁县供销宁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企业优势密不可分。

过去,仓丰村“小田”里主要种植蔬菜,亦或是各家农户自耕水稻,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有待提升。为了打破困局,广宁供销社找到了仓丰村,通过“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社村合作的模式,让村委整合散户的田块,借力宁禾公司科技实力,引进良种良方,105亩水田全实行机械化耕种,从而提高水稻单产。

产能提升的同时,村集体和农户的腰包也跟着“水涨船高”。仓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龙其平告诉记者,广宁供销农服按300元/亩的标准给予村集体保底收入,若种植收入为正,村集体还将按照约定获得额外分红。“仅保底收入部分,就可以为我们仓丰村集体每年增加31500元收入。”

在仓丰村村民陈文娇看来,“社村合作”模式解决了农村闲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来的实在直观的变化是增加村民收入。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上山砍竹,100斤才卖得20元,现在村民参与水稻种植管护,宁禾公司开出了一天100元的薪水,“再加上农田托管的分红,这些算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技术赋能改善地力联农带农

“社村合作”模式下,对于村集体和农民而言大大降低了生产风险——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生产托管、农业保险等服务,能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农民种养过程中的损失。

今年3月,木格镇政府、木格镇芙洞村委会委托广宁供销农服,对芙洞村占地25亩的田块实施水稻托管。该田块曾经用于种植香蕉,土壤等种植条件一般。

广宁县供销宁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皮小凡介绍,公司负责该田块后,引进良种供应、农资农技、无人机管护、机械化收割等先进技术开展水稻种植。“针对地力提升,我们还专门制定了土壤的营养方案,对病虫害防控和水肥灌溉管理等也进行了完善的全周期布控。”

如在插秧后的10—15天,属于秧苗返青时期,因气温高、湿度大、抗逆性差,秧苗易受虫害侵袭,该农服公司结合预判信息和实际需求,采取物理或化学防治措施,达到科学预防的效果。系列举措下,成功将水稻产量由原来的500公斤/亩提升到今年8月初收成时的600公斤/亩,成为了当地复耕复种的范例。

不止于此,去年,广宁县供销社以“社村合作”为抓手,着力构建“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稻-薯模式全产业链。其中,广宁供销农服与江屯镇联华村委会村民签订租赁合同,租赁86.66亩田地用于建设种植示范基地,主要种植口感软糯香甜、适宜制成番薯干的栗子薯,采用良种种植、增施有机肥、科学灌溉和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等绿色防控措施。

广宁县供销社通过自建、社村共建、订单合作、代种代管等模式,辐射带动农户及各镇种植番薯2万多亩,不仅盘活了撂荒耕地,促进番薯产量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发展番薯干加工产业夯实原料基础,还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实现助农增收。

农服扩面增效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广宁供销农服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25年上半年服务面积达5万亩次,全年服务面积预计达6万亩次;水稻亩产量预计达550公斤,相较于常规种植提升约10%。

广宁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朱成强介绍,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耕作过程中,除了为托管的地块提供良种供应、农资农技、无人机管护、机械化收割等服务外,收成后还将接入全县供销系统的仓储网点,同时对接县内外的购销需求,促进农作物的产销对接,推动实现耕、种、管、收、储、销的“一条龙”服务。

广宁是山区县,耕地多呈碎片化,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通过租赁、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小田变大田’,解决了承包地细碎化和耕地撂荒问题的同时,为引进大型新式农业机械创造条件,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责主业,而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租用村集体土地、雇用乡村劳动力、购销农副产品等方式,直接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让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真正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朱成强介绍道。

从技术赋能到收益分红,从“小田变大田”到村集体增收,广宁县供销社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探索“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让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红利惠及更多农民,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