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怀集开展野生喜树种群保护十年,如今30万株苗木遍布城乡 从深山“濒危树”到村口“吉祥木”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10年前,一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拯救和保护行动在怀集悄然开展。这场为挽救我国特有树种——喜树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可喜成果:从自然保护区的深山到乡野田边,到处可见喜树身影,170亩、2万株喜树正酝酿着新的生态经济链。怀集“就地保护+全民种植”的拯救和保护模式,为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了鲜活样本。

记者 潘粤华

10年前,一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拯救和保护行动在怀集悄然开展。这场为挽救我国特有树种——喜树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可喜成果:从自然保护区的深山到乡野田边,到处可见喜树身影,170亩、2万株喜树正酝酿着新的生态经济链。怀集“就地保护+全民种植”的拯救和保护模式,为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了鲜活样本。

经过全民参与种植,怀集乡镇道路边已有不少喜树。

经过全民参与种植,怀集乡镇道路边已有不少喜树。

野生喜树群落一度急需保护

喜树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高大落叶乔木,速生丰产,树种优良。果实、根、树皮、枝、叶含有喜树碱,具有抗癌、清热杀虫的功效。果实含有供工业用的脂肪油。木材轻软,适于做造纸原料、胶合板、室内装修材料、日常用具等。

对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宋玉龙来说,喜树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他花费10年拯救和保护的珍稀物种。

上世纪90年代,因利用过多、保护不足,我国喜树资源储量下降十分严重。1999年,喜树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保护级别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012年,《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出台,从国家层面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作为一项国家工程进行推动。在此背景下,2015年,大稠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对保护区和林场里的喜树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存在较大的、集中连片的野生喜树群落。面积50多亩,长有喜树4300多棵,最大单株胸径78厘米,高约25米,树龄约70年。群落稳定,自然更新能力强,规模省内罕见。

“为进一步保护好喜树资源,经多次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我们制定了《喜树拯救与保护项目方案》。”宋玉龙说,2015年9月,大稠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向上级申请实施喜树拯救与保护项目。项目获批通过,总资金50万元。自此,喜树拯救与保护拉开序幕。

培育苗木全民种“喜”

大稠顶自然保护区成立了喜树拯救与保护项目工作小组,并开展就地保护系列举措。

“保护区将集中连片的野生喜树群落用铁栏围起来,设喜树园就地保护,维持园内自然生态;测量、记录4300多棵野生喜树的胸径、树高、树龄等基本数据和生长信息,建立喜树园管理档案;开展调查研究,保护种质资源。”宋玉龙介绍,大稠顶自然保护区和新岗林场建设喜树苗木培育基地,人工培育种源。项目实施期间,共培育苗木约3万株。这些喜树苗木主要用于新岗林场人工林生态抚育。

引导、发动乡镇群众种植喜树苗,是大稠顶自然保护区拯救和保护喜树的重要内容。宋玉龙告诉记者:“保护区和新岗林场筹措资金,进行项目外的苗木培育,至今培育了30多万株喜树幼苗,从2019年开始全部免费派发给全市各地种植,主要集中在怀集乡镇。”

“喜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字寓意好,‘开门见喜’。”2018年2月,怀集县怀城街道居民梁玉林新屋入伙前,特意向大稠顶自然保护区要来两棵喜树种在院子里。7年过去,树木已郁郁葱葱,亭亭如盖。

更多的苗木被种在乡镇道路边。从洽水镇圩镇往大稠顶自然保护区方向行驶,一路上都能见到喜树。新田村党群服务中心周边道路种有30棵喜树。在夏日阳光照耀下,树叶闪着银光。“这些喜树是2019年种的。怀集的气候、土壤很适宜种喜树,种下后不需要特别打理,就能长得很好。”新田村委会副主任禤亮弟说。

在谿村村芋烙自然村,2019年种下的150棵喜树,大部分高约4米,胸径已有8厘米。谿村村委会委员黄林霞笑着说:“村民们都很自觉地保护这些树,帮忙施肥、除草。”

“今年5月,我到洽水镇八洞村考察春砂仁种植项目,发现村里种了10多棵喜树。没想到这么偏远地方也有种植。”从保护区到村民的房前屋后、河堤上、道路旁、高速出入口边,到处可见喜树身影,喜树的拯救和保护成效让宋玉龙欣喜不已。

挖掘喜树经济价值

2006年,新岗林场开始有计划地开展喜树人工造林。“目前,林场内的喜树人工林已有120亩,共约14400棵。”新岗林场副场长陈伟军介绍,林场汾江工区种有10亩、约1200棵,平均树高10米,胸径16厘米。这片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林场计划利用这片区打造喜树母树林,培育优质种苗,引进外地喜树品种,进一步推广种植。他说:“要将喜树种源管理好、抚育好,实现喜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平衡。”

“研究表明,喜树药用价值较高。它的树皮、根、茎、叶、果具有抗癌作用,从喜树中提取的以喜树碱为主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癌症。”宋玉龙告诉记者,喜树碱注射液已用于临床治疗,市场对这种中药材需求较大。除了有药用价值,喜树还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观赏树种。

因野生资源有所恢复,人工培育技术成熟等原因,喜树在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被移除。目前,大稠顶自然保护区和新岗林场的喜树种植面积共约170亩、约2万棵。这为喜树的科学研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开发,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稠顶自然保护区正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机构联系合作,共同推动喜树药用价值的研究。去年7月,广东药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喜树调研”突击队来到大稠顶自然保护区,了解怀集喜树种植资源及其生长状况,采集野生喜树样本,进行化学活性成分测定,并形成调研报告。

该校基础医学院教授陈宏远说:“喜树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重要成分喜树碱的抗癌、抗病毒等功效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中均有广泛应用。但其含量与各活性化学成分的药效学作用尚未明晰。”

“目前,喜树果的市场价每斤20至30元。”在宋玉龙看来,喜树经济价值较高,连片种植喜树,在保护优质种源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将能促进喜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出“怀集样本”。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