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永新
小小庭院,不仅花红草绿、果蔬飘香,还能产生经济效益,这就是庭院经济。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空间利用灵活,将房前、屋后、屋顶等零星土地或闲置空间,用于种植或养殖,进行碎片化资源开发。在肇庆,有住户充分利用庭院,发挥了经济效益,值得大家借鉴。
鼎湖区莲花镇富廊村村民在庭院筑池养龟。
多元种养 闲置地变聚宝盆
“今天卖几把番薯叶、南瓜苗和百花菜,又有几十元收入。”近日,在广宁县坑口镇坑口社区下崀村,村民梁爱群指着庭院里的菜地,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地,经过开垦后,种上了南瓜、冬瓜、玉米等作物,四季常绿。
“蔬菜春夏长得快,摘完后几天又长出来,我和三个孙儿在家,根本吃不完。”梁爱群说,后来拿到街上摆卖,每次能挣几十元,多的时候过百元,尝到了庭院经济的甜头。
与梁爱群相邻的大同村,村民冯绍忠的庭院可谓大气。不仅面积达数百平方米,而且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羡煞旁人。冯绍忠的庭院种着嘉宝果树和香水柠檬等,数量逾200株,不少已果满枝头,散着淡淡果香。草地上还放着数十箱蜜蜂,辛勤的蜜蜂正忙着酿蜜。
“去年,卖蜜蜂、嘉宝果和柠檬收入超过3万元。”冯绍忠说,他一家人特别喜欢美化家园,为了给果树花儿授粉,又陆续引进蜜蜂。“能看、能吃、能赚钱,幸福感满满。”
在广宁县五和镇庄源村,村民周灶雄在驻当地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利用屋旁的20平方米闲置地,从2024年11月开始种植赤松茸,第一次收成达150斤。他高兴地拿出一部分和邻居及亲戚分享,剩余的拿到镇上卖,赚了550元。
今年4月,尝到甜头的周灶雄又试种竹荪。如今,在他的小庭院里,除了种有蘑菇,还有番薯、菜心、荷兰豆等。良好的庭院经济,吸引着村里十多户家庭争相仿照,蔬果累累的场景,让农舍变得更有活力。
筑池养龟 院子变美引客来
在鼎湖区莲花镇富廊村,谈及庭院经济带头人,村民不约而同提到了村民李中豪。早在十多年前,李中豪凭着养殖金钱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如今,他利用屋后一块百余平方米的庭院,继续养殖乌龟,品种增至十多个,总数超2000只。
鼎湖区莲花镇富廊村村民在自家庭院养殖乌龟。
记者看到,在李中豪的庭院里,种有韭菜、生姜、葫芦瓜、南瓜等,生机勃勃。此外,还有用砖砌成的龟池,乌龟或在水里畅游,或在沙地钻洞,悠然自得。
“金钱龟经过一年的养殖后,每只重达半斤,批发价每只能卖1000元。”李中豪笑着说。
在李中豪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效仿,将庭院部分地方建成龟池,养殖各种乌龟,其中村民苏建军养了近百只高品质乌龟,去年收入数万元。
据富廊村党群服务中心专员陈桂鹏介绍,目前,该村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有30多户,除了养乌龟,还养殖锦鲤等,品种丰富。
黄敏华也利用庭院做起了生意。今年3月,她用于做民宿的别墅——“星湖美墅”获得肇庆市“美丽庭院”荣誉后,前往消费的人越来越多。该别墅位于端州区站北社区,庭院面积近800平方米,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景致,还设有茶饮区、烧烤区、戏水泳池等。
“不少客人冲着我的庭院而来,选择在这里开生日会、婚庆、团建、家庭游等。原来,漂亮的庭院,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她高兴地对记者说。
专家支招 种菇种瓜助增收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肖汉洪是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经常深入乡村调研。在他看来,肇庆发展庭院经济大有可为,特别在农村,屋前屋后闲置地多,可发挥的空间大。
“如种植蘑菇就是不错的选择。”肖汉洪告诉记者,可以实施立体栽培黄金菇、赤松茸等品种,年均亩产值超5万元。多数品种30至60天采收,可实现家庭食材自给,余量通过社区团购或生鲜平台销售,形成微型产业链。
端州区站北社区居民的美丽庭院,吸引客人前往团建。
肖汉洪提到,菇类培养料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能实现资源循环,种植后的菌渣可作为有机肥反哺庭院作物,构建“废料—蘑菇—肥料”闭环系统。对农村留守群体而言,人均管理200袋菌棒的劳动强度适中,年增收8000元至15000元。
肇庆市农林科学院果蔬所高级农艺师丘勇平从事农作物推广研究和栽培近30年,在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表示,农村的庭院面积普遍较大,但目前很多地方没得到有效利用。
丘勇平建议,庭院可以多种植一些既可观赏,又可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作物。如种西红柿,适宜在秋、冬、春季种植,且好管理,当结出一串串果实时,十分漂亮,既可当水果吃,也可用于做菜,营养丰富。“数平方米的地方可以种上几十至上百株,量产时,每周可以摘果数十斤。”
“还可种上节瓜、苦瓜、丝瓜等,只要阳光充足,通风好,盛果期每隔几天就可以采摘一次,一家四五口根本吃不完。或种观赏与食用兼顾的五彩椒,一株能结果几十至上百个……”丘勇平说,如果在庭院里发展多个作物品种,不仅每天瓜果不断,还能为农户带来一定的收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