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直播改写“玉律” “翠二代”四会“点玉成金”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晚上直播,凌晨复盘,翌日发货、对接货盘。时下的四会,创业干事的奋斗身影处处可见。随着四会玉器直播销售规模登上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榜首,成为全国珠宝玉器产业的“顶流”,四会成为更多创业者的“淘金”热土。本地人返乡、外地人扎根,让这座千年古邑展现出新的时代活力。

记者 李考考 陈洁

晚上直播,凌晨复盘,翌日发货、对接货盘。时下的四会,创业干事的奋斗身影处处可见。随着四会玉器直播销售规模登上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榜首,成为全国珠宝玉器产业的“顶流”,四会成为更多创业者的“淘金”热土。本地人返乡、外地人扎根,让这座千年古邑展现出新的时代活力。

天光墟琳琅满目的玉器吸引八方来客。 记者 李考考 摄

大市场带来大机遇

直播、选品、雕刻、运营、客服、物流……四会市常住人口约63万,仅玉器产业从业人员就有近30万。这意味着每两个四会人中,就有一人从事玉器相关职业。

“90后”玉雕艺术家赵东原本在北京学习泥塑,2016年受朋友邀约南下四会。“之前听说四会是一个全国有名的玉器市场,来到后才发现,这里远超想象。”凭借将不同艺术技法融入玉雕的创新精神,赵东迅速在四会站稳脚跟,他认为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四会的土壤,“四会市场规模大,有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客人审美也多元化,不同风格的作品都能在四会找到知音。”

作为“顶流”直播地,四会玉器的市场规模优势被互联网放得更大,吸引源源不断的创业者来到四会。

刘加俊是四会玉器“创业大军”的一员。2023年,他从江苏来到四会,以玉器为原材料进行文创产品研发,“玉器文创并不多见,肯定能够大放光彩。”

走进刘加俊的工作室,翡翠、珍珠、木材、水晶等原材料挂满墙壁,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短短两年时间,他已对接超20个直播间,规模迅速扩大。刘加俊直言,四会解决他创业的两大“痛点”——材料和销售渠道。“四会除了玉器,还有水晶、玛瑙等供应链,方便就地取材,直播间更可以链接全世界,目前我们80%的销售额都来自于线上。”刘加俊有信心,背靠四会的大市场,工作室的规模将进一步做大。

“翠二代”勇闯直播间

创业是四会玉器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一个玉器市场,都流传着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到四会后一飞冲天的故事。直播的进场,更让白手起家的故事有了新的演绎。

四会玉器市场产品以翡翠为主,从事玉器产业的年轻人被称为“翠二代”。记者在天光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翠二代”。他们当中既有主播,通过网络渠道,将四会玉器卖到世界各地;也不乏设计师,通过继承创新,为四会玉器探索新道路。虽然选择不同,但互联网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走进四会玉器卖场,直播卖玉的场景随处可见。早上8点半开始,不少主播便操作着自拍杆,开始一天忙碌的线上销售。来自云南的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知道四会有全国最集中的玉器直播产业链。”这名“95后”单枪匹马,跨越千里来到四会,拿着一台手机就开始创业,“四会不仅产品丰富,而且快递成本低,对个体博主十分友好。走播虽然辛苦,但收入还不错。”

“95后”黄先生和李先生是表兄弟,两人从小耳濡目染翡翠设计,如今在电商平台创业,探索设计适合年轻人的产品。

“目前我们主要做定制产品,结合镶嵌等新形式,力求让客户眼前一亮。”李先生表示,这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需要一步步做出口碑,“我们对翡翠市场的前景是有信心的,也相信能够借助四会玉器的产业名片,获取更多订单。”

每天晚上到天光墟“淘宝”黄先生和钱先生,瞄准的方向则是为直播间供货。“直播间需要什么,我们就挑选什么。我们也会主动与直播间对接,推介自己的货品。不同直播间的风格差别很大,既有传统的,也有新颖的。”黄先生表示,伴随着玉器直播的兴起,玉器销售体量明显扩大,市场机会多、挑战大,更适合年轻人创业,他们有信心能越做越好。

人与城共筑未来

因为直播,在深圳互联网“大厂”上班的黄梓铭回到了家乡。2019年,四会抖音运营基地落成之际,黄梓铭毅然选择返乡。这些年来,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四会人”共同奋斗,为家乡玉器产业搭建链接世界消费场的通道,让“顶流”直播间更加“风生水起”。如今,四会抖音运营基地周边已变成热闹的商圈,各种口味的美食餐饮店随处可见,高耸的CBD成为四会的地标之一,年轻的面孔涌动在四会的街头。

作为设计师的赵东,每个月都会开一场直播,和“粉丝”隔屏交流。他发现,直播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多元,既有喜欢定制款式的“00后”,也有追求艺术审美的年轻消费者。五花八门的消费需求,让他对市场充满了信心。

在四会近十年,赵东有了事业,有了家庭,还传承起衣钵。课余时间,他带着学生走到四会的市场中,看玉器,挑材料,每次都感慨“四会供应链太完善了,选择很丰富”。

为充分激发青春势能,政府部门也积极扮演“搭台者”角色。四会市玉器办通过“西江人才计划”,分类建立起玉器人才培养库,畅通人才晋升渠道。同时,当地加强“地、校、企、协”多方合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广州华商学院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设玉器雕刻、电商直播、创意设计等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定向进修班”,搭建覆盖全链条的人才培育体系。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