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肇庆牛蛙养殖的积极探索 牛蛙绿色养殖的肇庆样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肇庆近年来也因此严厉打击非法养殖牛蛙。日前,农业农村部调研组到肇庆开展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肇庆在牛蛙健康养殖模式的积极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效。该模式对广大牛蛙养殖户有何参考价值,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记者 严炯明

牛蛙自1959年从古巴引进中国,因肉质鲜美,成为餐桌美食。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养殖。但由于传统粗放式养殖模式,导致产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频现。肇庆近年来也因此严厉打击非法养殖牛蛙。日前,农业农村部调研组到肇庆开展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肇庆在牛蛙健康养殖模式的积极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效。该模式对广大牛蛙养殖户有何参考价值,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观星农业养殖基地内,工作人员向牛蛙投放饲料。

种苗培育从源头破解牛蛙养殖难题

2022年以来,四会、德庆、怀集等县(市、区)纷纷对非法养殖牛蛙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其中仅四会市去年就完成111家蛙场清退,总清退面积达1522.19亩。

粗放养殖牛蛙危害巨大,养殖排放水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违规使用抗生素导致土壤污染,易造成水生动物疫病流行等。其次,部分养殖户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耕作层。

牛蛙养殖涉及选种、投喂饲料、病害管理、尾水处理等环节。牛蛙健康养殖首要一步便是蛙苗筛选。记者了解到,全国目前并没有牛蛙良种场,大部分养殖户购买牛蛙种苗缺少保障,或有药残,或品质脆弱易生病。

为了破解种苗瓶颈,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三年前开始收集牛蛙的优良品种资源,并进行选种、鉴种、保种和家系建立及育种工作。记者在鼎湖区沙浦镇观星农业养殖基地看到,蛙苗有专门水池选育,由蝌蚪至四脚苗的早期阶段,通过控制温度梯度、溶解氧、调节水位、精准营养调控,提升牛蛙成活率。

粗放式养殖为了提升收益,养殖户会提高养殖密度,导致“蛙挤蛙”,生存环境恶劣,导致牛蛙容易染病。又促使养殖户大量使用药物,使牛蛙药残易超标。“粗放式养殖牛蛙亩产达六七万斤,我们一般控制在两三万斤左右。”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立鹏说,“虽然产量少了,但是养殖环境大幅改善,牛蛙染病情况减少,收益稳定且产品安全有保证。”

牛蛙按照相关标准养殖,样貌靓品质好。

制定牛蛙养殖规范引领绿色养殖

一直以来,牛蛙养殖行业缺少政府层面的有效监管,养殖户各自为政,导致产品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观星农业在2022年便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以及相关企业等共同起草、联合制定《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得到农业农村部批准,并在2023年4月11日颁布。

《规范》从场地选择、养殖管理、投入品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例如投入品管理,《规范》明确了禁止使用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也标明允许使用药物名目。观星农业养殖基地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长期养殖试验,为《规范》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你看,每一只牛蛙都有半斤多重,且外观靓品质好。”尹立鹏拿起两只牛蛙跟记者说,优秀品质还在于基地喂养饲料中。观星农业的牛蛙食用定制饲料,除了蛋白质等营养外,还有维生素类、乳酸菌等成分,能有效提高牛蛙免疫力,有效降低疾病侵扰。

在牛蛙养殖区域旁,有一个鱼塘,塘中隐藏着牛蛙养殖处理关键技术——“菌藻一体氧化沟”池塘生态循环处理技术模式。该模式基于“三塘四坝一湿地”的基础上,针对牛蛙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蛙皮的特点,增加了蛙皮收集装置和蛙皮沉淀池,牛蛙养殖尾水亦实现循环使用,零排放。尹立鹏介绍:“养殖尾水在鱼塘中经过物理沉淀以及微生物降解,达标后重新用作牛蛙养殖水源。”

除此以外,牛蛙喜阴,降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牛蛙养殖环保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一方面,观星农业给出的答案是“光伏+”模式。夏天,光伏板能遮阳降温,避免牛蛙因高温染病。尾水处理池塘中同样建设光伏板,用以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稳定。尹立鹏透露:“‘光伏+牛蛙’养殖模式相关配套设施目前仍在建设中,未来能进一步完善牛蛙绿色养殖模式。”

以点带面带动养殖户转型升级

观星农业绿色养殖的牛蛙受到检测机构与消费市场认可。2024年,观星农业是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牛蛙产品获得“绿色食品”和“湾区认证”双认证的企业。鲜活牛蛙产品除了销售到全国各地,还出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而公司还创立企业自有品牌“星空小蛙”,已获得一定的市场品牌知名度。

尹立鹏表示,观星农业将推动牛蛙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以绿色牛蛙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为核心,集苗种培育、成蛙养殖、加工和销售等于一体,形成了完整的绿色牛蛙养殖全产业链。“模式成熟后会向广大养殖户进行推广,从而带动周边养殖户实现牛蛙养殖转型升级。”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该局会做好农业行业标准《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的宣传、推广工作,引导牛蛙产业实现苗种、饲料、养殖、流通等各环节规范发展。

同时,根据不同地域特点,深化生态化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尾水处理设施标准化建设。市农业部门还会健全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强牛蛙养殖用药监管,严格落实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依法查处牛蛙养殖生产过程中违法违规用药行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