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庆何首乌炮制技艺 五代匠心传古艺 千年首乌焕新香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南药在中医药发展史中更是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庆何首乌种植历史悠久,是德庆县四大南药之一。德庆何首乌炮制技艺更是历经岁月沉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入选肇庆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记者 王绮彤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南药在中医药发展史中更是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庆何首乌种植历史悠久,是德庆县四大南药之一。德庆何首乌炮制技艺更是历经岁月沉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入选肇庆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了解,德庆何首乌早在唐代即供药用,明代便有人工栽培。在《广东省岭南中

刚从地里挖出来的何首乌。记者 王绮彤 摄

药材保护条例》中,德庆县被列为何首乌的道地产地。2018年,德庆何首乌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德庆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何首乌名县”称号。

何首乌又名首乌、地精,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何首乌的块根、藤茎、叶均可入药。制首乌更是拥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但生何首乌具有一定毒性,炮制是降低中药毒性的主要加工方法。

在德庆县,人们提起南药炮制,常常绕不开关氏家族。百年来,关氏家族世代传承德庆何首乌炮制技艺,今已传承至第五代,仍坚守古法炮制,让这项古老技艺在岁月中熠熠生辉。

“关氏家族与南药的渊源,要从我的太祖父关馥常说起。”关氏家族后人关青松手持家中族谱和《德庆文史》资料,将往事娓娓道来:关馥常出生于1848年,他出身贫苦,起初以贩菜摆卖为业,后转为经营咸杂货商。1905年,关馥常创建了“关馥园”首乌酒庄,凭借德庆县出产的优质何首乌及精湛的炮制技艺,该酒庄出品的首乌酒、首乌汁等产品销路日广,并远销国内外。2024年,德庆县关馥园酿酒遗产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工业遗产名单。

晾晒中的何首乌。 记者 王绮彤 摄

关青松介绍,何首乌的炮制工序繁复,在民间多为口传心授,需经多年实践领悟,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在采集与初加工阶段,唯有质地坚实、粉性充盈的何首乌原药材,才能入选。何首乌需用刀切成片或块状后,再放入蒸笼或蒸锅中,用猛火蒸至表面呈紫褐色、内部呈褐色。

蒸制完成后,何首乌片需要在晒场上晒干,期间要不时翻动确保其均匀干燥,干燥后的何首乌片呈黑褐色且质地坚硬。“一般在立秋后,降雨减少,阳光强烈,最适宜晒何首乌。在蒸晒往复间,何首乌才能褪去原生之性,逐渐蜕变为珍贵药材。”关青松说道。

此外,炮制辅料的选择与制备同样关键。何首乌炮制常搭配黄酒、黑豆等辅料,按一定比例与何首乌片混合。传统炮制工艺丰富多样,包括黑豆汁炙、黄酒炙、酒拌蒸等,这需要从业者具备丰富经验与精湛技艺,才能保证药材质量。

近年来,德庆大力发展何首乌深加工,除制成首乌片入药外,还开发出首乌酒、首乌汁、首乌糕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德庆县还建立了省级何首乌等南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并通过了终期验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德庆何首乌炮制技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增添了高压蒸煮技术、微波技术等,在提高何首乌炮制效率的同时节省成本,千年药香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