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新区投资集团布局光伏项目 “光伏+”让耗能大户变身绿能引擎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肇庆新区投资集团以创新书写绿色答卷。近日,记者走访肇庆新区两大光伏示范项目,探寻其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记者 胡源愿 通讯员 黄朝阳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肇庆新区投资集团以创新书写绿色答卷。近日,记者走访肇庆新区两大光伏示范项目,探寻其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肇庆工业园区永安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受访单位供图

肇庆工业园区永安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受访单位供图

走进肇庆工业园区永安污水处理厂,可以看到约2200块深蓝色光伏板组成的“生态铠甲”覆盖厂区大部分构筑物和水池,形成一道独特的工业美学景观。

“这些‘生态铠甲’不但能有效缓解厂区高能耗的运营压力,而且能够提供清洁电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永安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

作为肇庆首个将“光伏+治水”绿色融合的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厂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达1.28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均发电量超过120万千瓦时。

“光伏发电时段能够满足厂区的全部用电需求,这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365吨。”永安污水处理厂负责人算了一笔“绿色账”:晴天发电可以满足自给自用,厂区每年可节省电费13万多元,降本增效成果明显。

光伏发电项目是可持续的能源产业,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光伏+治水”模式让永安污水处理厂从“耗能大户”转型为“绿色能源生产者”,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肇庆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肇庆新区投资集团正全力以赴推动光伏项目与产业深度融合。

从高处俯瞰,10栋标准化厂房屋顶架设的4.97兆瓦光伏矩阵颇为壮观。这是肇庆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于今年3月并网投入使用,每年可为园区企业提供清洁绿色电能约465万千瓦时,综合能耗成本降低约30%,年均收益超1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406吨。

“光伏发电不仅降本增效,更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绿色竞争的‘通行证’。”电子信息产业园负责人透露,“光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还能为入园企业在ESG评级、产能绿色认证和欧盟碳税豁免等方面提供便利,使其获得供应链的“绿色通行证”,为园区打造出绿电成本+ESG价值赋能的招商新优势。目前,该园区已吸引多家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龙头企业入驻。

近年来,肇庆新区投资集团以光伏能源为突破口,创新探索“光伏+”应用场景,通过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的绿色实践,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挖掘清洁能源应用场景,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推进更多“光伏+”项目落地,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持续赋能肇庆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绘就产城融合的绿色新篇章。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