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近日,英国博主Tony深夜独自穿行于肇庆街头,实探当地夜间治安情况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起广泛关注。视频中,肇庆良好的治安环境、干净整洁的街头、热情好客的市民得到了广大国内外网民点赞。这背后,是肇庆近年来致力推进平安肇庆、文明肇庆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体现。
鼎湖民警在鼎湖山景区及周边道路巡逻。 受访单位供图
治安安全感“看得见”
警灯闪烁、警车穿梭,“藏蓝”身影巡逻防控……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有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持续好转。2024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7.93%,电诈警情数同比下降50.9%。
“现在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肇庆大街上巡逻的警察和警车让我们安全感满满。”这是不少市民群众的切身感受。近年来,肇庆公安全面启动公安武警武装联勤机制,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警力下沉基层巡逻防控,加强重点地区巡逻、重点部位防护和重点场所管理,构筑“系统化+网格化+多元化”的巡防体系,最大限度把警力摆在街面,及时发现处置各类警情,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
在热闹非凡的端州区星湖国际商圈,市民经常可以看到“星湖同舟”志愿警察的身影。端州区于2020年成立“星湖同舟”志愿警察队伍。队伍成立以来,队员穿梭于社区大街小巷,开展治安巡逻、安全隐患排查、法治宣教等工作,为平安端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除了端州区,其它县(市、区)也根据自身实际推出相应措施维护社会治安。如鼎湖警方去年以来针对游客与日俱增的情况,及时采取“视频巡查+流动巡逻+定点值守”的立体化巡防模式,每日在游客聚集的重要点位巡逻。
我市还持续推动“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平安之基,并继续巩固提升平安肇庆建设成果,形成全辖区参与构建平安肇庆的良好局面。
文明底色“擦得亮”
肇庆市民的文明礼貌与热情好客并非抽象概念,而是通过志愿服务的高参与度、旅游服务的高满意度、公共秩序的持续优化等具体实践来体现。历史底蕴与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这座城市正以“文明温度”塑造城市品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的典范。
英国博主Tony深夜在肇庆街头行走,得到市民热情邀请,共享街边美食,这是肇庆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2024肇庆马拉松有约2万人参与,活动结束后,赛道周边处处干净整洁。又如此前一名公交车司机在鼎湖拾获外国游客遗失的无人机,并完璧归赵,收获对方连声称赞。众多细微的文明事迹,筑起肇庆这座文明城市的地基。
2020年,肇庆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肇庆常态化文明创建工作迈入更深入全面的实践阶段。目前,肇庆市有超过94万名注册志愿者,50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总服务时长6600多万个小时,相关数据排在全省前列。
我市还出台《肇庆市志愿服务回馈激励办法》等文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的注册登记和管理、褒奖激励等工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不断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肇庆发布《肇庆市民文明行为16条》,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通过抓机制促常态,抓基础促提升,抓宣传促参与,抓督导促长效,推动文明创建提质增效,让市民在文明创建中共享幸福。
如今,走在肇庆街头巷尾,车辆自觉礼让行人,道路井然有序,随处可见的“志愿红”擦亮文明城市招牌……当下的肇庆,文明之花遍地绽放,美入眼帘、润人心田。
游客舒心“玩得好”
今年“五一”假期,肇庆各大旅游景区游人如织。作为游客,对肇庆的文明程度和安全程度有何直观感受?就此,记者采访了多名游客。
“我来肇庆玩了3天,去了七星岩、鼎湖山,还逛了古城墙。整体感觉肇庆市民很热情。”四川游客田小姐跟记者说道。
细节之处见修养。受访游客对肇庆公共场所秩序、市民友善程度、城市环境卫生都感到满意。受访游客表示,本地市民不仅热心指路,还会推荐小众景点,耐心沟通。“我们一家人在宋城骑楼街吃饭。老板听说我是外地来的,主动介绍肇庆裹蒸的历史,感觉特别好。”惠州游客曾先生说。
城市安全程度也让游客内心踏实。游客谢先生表示,晚上和朋友在岩前社区散步,路灯很亮,还有工作人员巡逻,完全不担心安全问题。景区周边出租车司机不会乱要价,网约车叫车也很顺利。“肇庆既有岭南山水画卷的诗意,又有现代城市的温度。文明细节让人舒心,安全保障让人放心,绝对值得再来。”他补充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