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环保公益项目“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行动吧” “生物宝库”添守护新篇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2025年广东省优秀环保公益项目培育行动名单发布,肇庆“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行动吧”项目入选。该项目通过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倡导等活动,有效维护了我市的生物多样性。

记者 戴福钿

近日,2025年广东省优秀环保公益项目培育行动名单发布,肇庆“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行动吧”项目入选。该项目通过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倡导等活动,有效维护了我市的生物多样性。

观鸟科普活动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不久前,市生态环境局携手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协会,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行动吧”项目,在端州区牌坊公园开展了一场以“候鸟归巢探秘”为主题的观鸟科普活动,吸引了近60名市民的参与。

活动中,资深观鸟达人、志愿者们不仅指导活动参与者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和寻找隐匿在树林间、水面上的飞鸟,了解它们的一举一动和生活习性等,而且还生动形象地为大家进行了野鸟生态知识科普,以期带动更多人加入保护鸟类、守护生态平衡的行动。

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协会秘书长梁嘉惠介绍,该协会由原肇庆市生态梦志愿服务队和风信子志愿服务队发展而来,致力通过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倡导等活动,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行动吧”是该协会的其中一个项目。

据了解,肇庆市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如鼎湖山保护区就地保护野生高等植物1984种,占广东省高等植物种数的30%;有大型真菌836种,调查记录兽类43种、鸟类277种、爬行类59种等等,被誉为“生物宝库”与“物种基因库”。然而,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协会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公众对这些资源的认知有限,保护意识明显不足。加之敏感生物栖息地正面临严重的人为干扰,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基于此,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该协会创新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行动吧”项目,主要面向市民、中小学生、游客以及环保志愿者,组织开展户外探索和科考、生物多样性讲座、自然保护区探索等活动。通过搭建跨学科合作平台,提供沉浸式体验等,增强公众的野生动植物知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进行生态监测和数据收集的能力,以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肇庆样板”。

“例如,近段时间,我们接连走进肇庆多个景点,开展认识植物、观鸟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梁嘉惠说,接下来,该协会计划带领大家,走进鼎湖山、七星岩、烂柯山、北岭山脉、封开黑石顶原始森林等地,进行萤火虫夜观监测、野生保护植物探索、贝类调查及手工制作等体验。

据统计,依托系列特色亮点活动,如跨学科合作、文创产品制作、沉浸式体验等,今年全年,“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行动吧”项目预计可带动1500多人参与,间接影响超10000人次 ,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