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通讯员 杜炎洲 卢宇婷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新一批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名单,高要区入选。高要区以“质量革命”为突破口,持之以恒以质量强企、强链、强区,推动五金、预制菜等特色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高要区成立由26个部门组成的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建立“质量强区+五金产业链”双链长制,由主要领导担任“首席质量官”,统筹协调五金产业质量提升工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高要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通过设立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全区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在政策层面,高要区出台《高要区关于贯彻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的实施方案》《高要区进一步推进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等文件,明确质量提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细化施工图,为全区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
在金利五金智造小镇,肇庆市五金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的工程师正在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校准等质量基础服务。该服务站依托国检中心金利办事处,常态化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环节质量基础服务,推动质量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对接。据测算,通过共享检测设备,企业年均节省检测成本超20万元。
金利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五金产业过去以低端产品为主,现在通过制定团体标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要区主导制定了多个五金团体标准,如《金利五金 高品质家居用缓冲型杯状暗铰链》《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地弹簧》等,不仅提高了五金产品的质量水平,还改写了行业规则,有效增强高要五金产业的竞争力。
预制菜产业是高要区另一特色产业,也实现了从“田间”到“舌尖”的质量跃升。《预制菜 酸菜鱼》入选“湾区标准”,标志着高要预制菜产业在质量上达到新的高度。
据统计,2024年,高要区企事业单位新增主导、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7项,同比增长325%,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数量居肇庆第一。
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到“中国小五金之乡”,“高要质造”正强势崛起。广东羚光跻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恒兴水产黑鱼片拿下全省首个水产“湾区认证”,麦溪鲩、麦溪鲤游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名录……这些品牌的崛起,不仅提升了高要区的区域影响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们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五金产业集群创建成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压铸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要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品牌的崛起,是我们质量强区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近十年,高要区累计投入近275万元用于奖励质量标杆企业,激励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带动产业集群整体提质。全区已有337家企业获得ISO认证,组建了由龙头企业牵头的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增至70家,有效发明专利量年均增长20%以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