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大型室内篮球场、古色古香文体综合楼、集合多种元素休闲公园……四会市大沙镇岗美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得到巨大转变。记者走访村民,他们称赞这一切有赖于老书记谋划。而他们所说的老书记正是57岁的岗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文生。
1993年,退役归来的马文生在村委任职。担任村干部三十余载,他以党建引领村民聚合力,建设家园。
2019年,岗美村被大片征地,不少村民收到征地款后,顿时荷包鼓了起来。马文生忧心村民会因此形成陋习,决心建设文体娱乐场所,改善民生,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为此,他先后组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征集意见。
不过,部分群众对建设文体娱乐场所有所顾虑。为此,马文生带领村委党员干部逐家逐户上门拜访,与村民聊家常,解释改善人居环境必要性。经过一个月走访,其他村民被他的诚意所打动,“老书记,我们相信你的计划会带来好处。”
去年年底,岗美村众多文体娱乐场所先后完工。马文生又组织开展“村BA”、村级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村内还利用文体综合楼举办面向全体村民的武术、舞蹈、书法等培训班,建成村级长者饭堂助餐点,并联合村卫生站医生定期上门关心关爱困难老人。
不仅如此,马文生还通过成立强村公司,致力盘活辖内低效工业用地、闲置房屋等资源,激活岗美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提高群众幸福感,是我们工作努力方向。”马文生说,“这一切要依托党建引领,还要通过积分制等形式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
“阿迪,我前天带孙子去社区阅览室玩,孩子很喜欢。”“阿迪,我去健康驿站体检,家门口就享受到如此服务,太便捷了。”“阿迪,社区健身房什么时候开,就盼着去尝尝鲜。”四会市贞山街道碧海湾社区居民口中“阿迪”,正是四会市贞山街道碧海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思迪。
碧海湾社区是一个拥有1万3千多名常住人口的“大家庭”。如何服务好居民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好学的陈思迪在走访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社区,最终引入社区合伙人模式为基层治理添质效。
碧海湾义工协会、碧海湾社区老年人协会、四会市健康促进协会等是她首批合伙人。陈思迪充分发动社区内退休党员和职工,策划并参与服务社区居民志愿活动,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陈思迪联系当地物业公司也作为社区合伙人,腾出两千多平方米闲置空间。闲置空间怎么用重要是居民意愿。平日,她在社区活动中聆听居民需求,并在小区议事亭收集居民意见,累计收集到居民需求诉求近百条。此外还将居民“需求清单”精准转化为“服务清单”。
最终,社区决定打造阅览室、长者饭堂、健康驿站、健身室、礼堂、社区会客厅等区域。上述区域交由社区内相关协会进行运营,自负盈亏。社区对这些协会运营做好监管,确保符合相关法规。“社区与所有合伙人合作都是秉着共赢精神,发挥合伙人能动性,从而提升服务质量。”陈思迪说。
余下的闲置空间,陈思迪计划继续引入社会合伙人,打造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日常教授社区孩子舞蹈、乒乓球等课程。同时,打造妇女创业中心,发动社区妇女闲散劳动力制作四会特色玉器手工艺品。
通过社区合伙人,碧海湾社区不仅破解了社区资源困局,更激活了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的共建热情。陈思迪说:“把群众需求当考题,截至目前各项目累计服务社区居民超一万人次。用合伙共建交答卷,基层治理就能答出高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