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2025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生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关联产业,并积极参与全省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链共建。
刘绍军展示机器人产品的灵活性。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摄
肇庆机器人产业早已蓄势待发。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实施一系列涵盖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等多维度的配套措施,聚集了广东中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多家机器人企业;位于肇庆的广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公共实训中心自2022年11月试运营以来,已培训信息技术人才超1.6万人次;四会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签订产学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项目,计划在五年内引进或孵化企业25家……肇庆正迎来智能制造的澎湃浪潮。
中科智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制造
走进广东中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多关节机器人灵活自如,并联机器人高速运转且精准无比,直角坐标机器人则轻松应对重物。工人们热火朝天地组装调试,各式工业机器人跃然眼前。
会议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春节后达成合作的企业情况,达19家之多。
中科智能创始人兼总经理刘绍军信心满满地表示:“为应对迅速增长的业务量,我们已在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增资扩产,新建生产基地预计5月封顶。”
市场潜力来自于企业的创新力。中科智能深耕非标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按需定制,通过智能控制与优化,结合先进的底层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硬软件的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其模块化设计简化了维护与规格调整,一体式外观为安装及移动提供便捷。
“我们的目标是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制造。”刘绍军说。投产仅一年多,中科智能的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生产制造、物流以及重工、船舶焊接等多个领域,预计今年产值将达七千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是国内机器人研发制造的高地之一,今年却有一家苏州的盲盒玩具企业找到了刘绍军,希望能破解盲盒算法的“漏洞”。中科智能成功帮助客户实现了盲盒包装的百分百随机性,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
金马领科:卫浴品牌背后的智能制造力量
卫浴产品制造过程中存在曲面复杂、坯体硬度低、高粉尘设备防护等难题。因此,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打磨成为迫切需求。
依托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和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的强大技术支持,肇庆金马领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卫浴产品自动化产线,大幅提高了卫浴企业的生产效率。据核算,自动化产线投入试产后,生产效率提高80%,合格率提高1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销售总监许文杰介绍,金马领科在国内首创开发了马桶坯体打磨—喷釉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并率先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其机器人喷釉在效率及品质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18年,金马领科看中区位优势和用地政策选择落地肇庆。两年后,公司快速成长,较早地成为国产机器人“出海”大军的一员。如今,客户已经遍布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公司申请专利120余件,授权专利100余件,技术成果在恒洁、九牧、科勒、惠达、金牌、家家等知名卫浴企业成功投入使用。
如今,金马领科也在反哺这个孕育她的地方,为肇庆览讯、筑美等周边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更令人瞩目的是,金马领科还以卫浴产品制造的成型技术,跨界改良芯片制造的关键高精装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使有关生产工序的生产成本从10万美元降低至1万元人民币,为中国的芯片、航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智造背后的工匠情怀
尽管钻研领域各有不同,但中科智能和金马领科在智能制造上的共同追求,皆源自深厚的工人阶级情感与工匠精神。他们深知,智能制造不是为了取代劳动者,而是旨在优化劳动条件,提升效率,让工人远离繁重与危险,享受更轻松的作业环境。
7年前的夏天,金马领科的研究团队到外地调研产业发展情况。许文杰回忆说:“当时我们看到两个小孩在灰尘漫天的厂区边玩耍,而他们的父母正在厂里忙着喷釉,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那个场景我记忆犹新”。
“85后”的刘绍军和他的搭档李朝军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都曾经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到广东打工,一年到头和父母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这种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也激发了他们躬身入局,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
“中国卫浴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用了十年时间就赶超了欧美地区四五十年的积累。”许文杰总结,“中国智造”的优势是技术创新和服务。中国庞大的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同时,“中国智造”还注重服务,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是国外企业难以比拟的。正是这种对技术创新和服务的执着追求,让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