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挖掘资源点 活用闲置地 改造古村屋 德庆乡村发力竞秀“民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竹对青山、炊烟袅袅,惬意的田园风光尽显悠然郊野之趣。民宿这一新的旅行居住方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周键莹

竹对青山、炊烟袅袅,惬意的田园风光尽显悠然郊野之趣。民宿这一新的旅行居住方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据统计,在德庆从事民宿经营范围场所有19家,在广东省民宿管理系统登记备案的有3家,基本完工准备办证备案的项目有2家,在建民宿(乡村酒店)1家。虽然数量少,但基础优、潜力大,当前德庆乡村民宿持续挖掘资源点,活用闲置地,改造古村屋……以“赶考”的姿态奔赴这场乡村民宿发展热潮,激活“一村山水”,赋能乡村文旅振兴。

乡村民宿潜力大

鹅卵石铺路,细竹枝构景,雕花饰灰瓦……走进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一座复式二层青砖古民宅的“民宿小院”赫然入目,按照中国园林式风格进行改造翻新,古朴厚重之韵中又嵌合现代居住元素,令人眼前一亮。目前“民宿小院”工程已进入软装阶段,预计今年5月可试业。

去年以来,除了“民宿小院”项目外,悦城太空舱、金山茶场等民宿项目,也已陆续投入运营或加快施工进程,成为德庆推动乡村民宿建设的行动写照。过去10年间,在民宿爆发式增长时期,德庆当地已建成且完成备案的乡村民宿,最早在2018年创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时,就由政府引导创建“田园诗舍”和“金林人家”。

德庆作为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郡,坐拥浓厚的人文底蕴、无可替代的自然禀赋等“筹码”,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院长徐灵枝认为,德庆民宿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打造精品民宿,吸纳高品质客群上具有天然优势”。

西江蓝岸就是其中精品乡村民宿的典型代表,是2024年度肇庆市唯一获评广东省乡村民宿金宿级别的民宿。该乡村民宿位于德庆县新圩镇河东村西江边,为原供销社旧厂房改建改造而成,以肇庆地区第一家爱琴海小岛风情特色建筑为吸引点,所打造的高端民宿项目。

“一线江景,山青田绿,人文浓厚,是我们在此选择投资发展的原因。”在该民宿主理人罗莹看来,这份与自然融合的“原汁原味”,正是当地发展乡村民宿的优越性。

据统计,该民宿自2023年7月1日营业以来,累计接待入住人数超6500人,实现营业收入120.37万元,吸引近2.8万人次到周边游玩,拉动增加村民收入约21.6万元。

“民宿+”激发业态动能

与酒店相比,乡村民宿除了具备居住功能之外,可以根据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民族文化、特定主体等内容提供定制化服务,在满足游客休憩休息需求的同时,彰显地域色彩、民族特色,提供远远超越居住功能的价值。而此举,也是推动“民宿+”,实现“不止一宿”的关键。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池上篇》中描述过田园生活的幽静清雅,而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的田园诗舍民宿将诗中场景复刻了出来。

“有一位河南的客人,每间隔数月,或在贡柑、荔枝等时令水果成熟季节,都会携家带口、呼朋唤友来我这里住上一阵。跨越千里,图的不过是一口特色美食,一抹金林水乡的恬静。”田园诗舍乡村民宿负责人谈倩南认为,“民宿+”的本质就是要把吸引点不断复制延伸,比如从农家菜到农产品,从水乡游到深度游。

从事旅游行业二十年,罗莹给出了更深刻的看法,民宿是乡村文化的最佳载体,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化植入,强调文旅配套,深挖文化体验,才能拓宽民宿业态。

“如乡村民宿和当地景区合作,为游客深度游提供全流程导游服务,在此过程中强调文化互动,如到德庆学宫体验礼拜孔子仪式等。”罗莹认为,有了具象的当地文化获得感后,对于后续文创产品的消费,以及民宿复购率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挖资源点吸引投资商

为了追赶民宿发展热潮,去年以来,德庆县文广旅体局对全县的资源点进行摸排,梳理出一批闲置的资源点或优质的民宿,并进行比对分析,挑出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点,如西湾阿打坑、六水小渔村、富石林场、悦城接待基地、官圩“道班”等待开发资源,统一制作招商手册,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把德庆文旅资源向外界展示,吸引客商看到德庆、了解德庆、投资德庆。

“如德城街道西湾阿打坑民宿招商项目,原为家具厂房,面朝西江,背靠香山公园,占地面积约35亩,可利用空间资源充足,是打造一线江景民宿不可多得的宝地。”德庆县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股负责人巫倩敏介绍,除了对外招商,对在建或即将动工的民宿项目,德庆都进行了特色化本土化融合。

如在文化定调基础上避免同质化竞争。重点锁定“龙母文化发源地”“孔子文化岭南首站”“千年古郡”三大独有IP。在悦城镇打造“龙母宿集”,设置龙母祭典仪式体验区、西江渔家文化展示区;依托德庆学宫推出“儒林雅舍”主题民宿群,配套开笔礼、春秋祭孔仪式等体验。

此外,该县还根据需求定靶,瞄准细分市场,结合资源点所在村镇的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点,谋划开发“农耕研学民宿”“企业书院式民宿”“药汤民宿”等,不断完善构建乡村民宿生态圈,为德庆文旅注入源头活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