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今年建成71处平安村口 “平安村口”保村民出入平安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共计划在国省道沿线村庄及农村道路建设平安村口(或提档升级)50处,实际完成71处,主要完善了村口道路减速带、警示标志、警示灯、警示桩、停车让行标志等交通设施,清理了杂草、树木等视线障碍,进一步保障车辆、行人出入安全。该项工作已于今年10月份全部完成。

12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鼎湖区长涌村委会鹤田村小组采访时见到,该村村道与贝水大道(X433线)交会,为丁字路口,是我市71处“平安村口”之一。由于附近有工程建设,过往贝水大道的大货车穿梭不断,村民出入都十分小心。

该路口村道一侧的路面,设置有减速带,划有停车让行线,村道旁边竖立着让行标识、提示牌、限速牌等,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在路口贝水大道两侧,设有“慢”字提示及警示黄灯,全天候闪烁,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前方有路口。

“这些警示设施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我驾车进入主干道前,都习惯松一下油门,观察两边是否有来车,确保安全后才通过。”鹤田村陈姓村民对记者说。鹤田村村小组长何会留介绍,村里有常住人口300多人,村民主要通过这个路口进出村子,平时都会加强对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宣传,特别增加这些安全警示设施后,村民安全出行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个路口至今都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

在鼎湖区沙浦镇乡道(Y242),这里的“平安村口”是一个十字路口,连接沙一至苏三等多条村子,加上附近有高速出入口,过往车辆频繁。记者见到,该路口除了设置限速牌、警示灯、警示桩、停车让行标志等交通设施外,还有一座转弯镜,能够扩大司机和行人的视野,帮助及早发现弯道对面的车辆和行人,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于路口增加交通安全设施,受访村民都举拇指称赞,认为不仅对过往司机起到提醒作用,对增强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也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警示牌上的‘让’字,时刻提醒着我‘不争分秒’,‘让’出安全,‘生命至上’。”苏三村村民梁二认真地说。

今年4月,对高要区白诸镇河洞村委会双凤村小组的村民来说,出行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双凤村紧靠324国道,村民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由于过往国道车辆多,也面临着交通安全隐患。“以往,国道上直行的汽车不太留意这个路口,稍不留神就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村民冯女士说。

今年我市开展“平安村口”建设后,市交警部门在324国道与双凤村村道交会处,增设了多个警示、村口等标识,路面也划有清晰的警示线,让通过的司机及早有了预判。该项工作在4月份完成。“‘平安村口’建设好,交通事故减少了很多。”河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卫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