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严颖哲
冷空气来袭,肇庆气温骤降。望着披好“冬装”的虾塘,想到明年丰收的鲜活沼虾,养殖户梁某的心里暖洋洋的。
作为“中国罗氏沼虾之乡”,高要区拥有罗氏沼虾养殖户3800多户,梁某正是其中的一员,在莲塘镇管理着三四百亩的虾塘。但就在前不久,他的养殖事业却因一桩纠纷陷入困境。百亩虾塘,泛起不小的浪花……
陷入“冰点”
梁某有个长期合作的伙伴郑某,梁某负责供应罗氏沼虾,郑某负责将虾销往珠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营规模逐渐壮大,两人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6月起,郑某陆续拖欠梁某货款14万元。货款收不回来,梁某也面临着虾塘租金、饲料款、工人工资等资金流转问题。梁某多次找到郑某沟通还款事宜,但始终无果。
今年9月26日,梁某到高要法院新桥法庭寻求帮助。“天气就要转凉了,我的虾塘需要做保温,现在日常的经营周转已经捉襟见肘,再拿不回货款,虾塘的保温也难以保障了!”梁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新桥法庭法官游兴华安抚梁某情绪后,也尽快梳理了案情。考虑到案件争议不大且涉及的款项较为明确,游兴华决定先跟双方进行“背对背”调解。
然而,第一次的沟通并不顺利。因为郑某拖欠货款太久,梁某对其失去了信任,不同意调解;郑某则提出,梁某已无偿使用其名下的货车一年多,不认同梁某主张的款项。调解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协力“升温”
要继续推进这场纠纷的调解,需要一个对沼虾养殖业有足够了解的人。游兴华很快想到市人大代表陈毅能。陈毅能常年与虾农打交道,对高要罗氏沼虾养殖产业也比较了解,正是调解纠纷的最佳人选。
据悉,新桥法庭与莲塘镇构建了“人大+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并成立调解工作室。依托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通达社情民意的天然优势,该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代表说理+法官释法”的协同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纠纷解决渠道。新桥法庭正是依托该机制,邀请陈毅能一同开展调解。
陈毅能了解到,郑某因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生意亏损,无力偿还货款。双方合作多年,郑某不愿意失去梁某这个合作伙伴,希望能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偿还债务。
“天气要转冷了,虾塘保温等不了太久。”陈毅能与游兴华商量后,决定从这个角度再行调解。游兴华和特邀调解员几次上门探访,从法理情角度引导梁某理性思考。
“郑某愿意分期付款偿还货款,虽然时间较长,但总算有个保障。通过调解并申请司法确认,这样化解矛盾又快,又有司法保障,你还能赶上给虾塘覆膜的最佳时间。”在法官的劝说下,梁某终于松口答应与郑某调解。
调解“保温”
随后,游兴华与陈毅能再次对梁某和郑某进行“面对面”调解。最终,梁某和郑某达成一致意见:郑某将其名下的货车作价7万元卖给梁某,以抵扣货款;尚欠的7万元货款,郑某从2024年10月起每月向梁某支付3000元,直至清偿完毕。
近日,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郑某当天也如约支付了第一期货款。纠纷解决了,双方握手言和,梁某也重拾信心,积极为虾塘过冬做好准备。
近年来,高要法院新桥法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打造“法融村居”品牌,充实多元解纷力量,建立“人大+法院”“政协+法院”等多元解纷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萌芽,促进当地特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据悉,2023年以来,新桥法庭审结各类矛盾纠纷834件,诉前调解成功118件,指导调解成功238件,法庭新收案件数量逐年下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