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
10月23日下午,市委财经委会议暨全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会议对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研判,认为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但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需抢抓第四季度冲刺期、黄金期,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力,全力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记者分析相关数据发现,新动能始终在生长,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在企稳,新质生产力在变化中孕育,它们共同作用,勾勒出肇庆发展的新图谱。
工业投资跑在前,消费出口后劲足
制造业牵引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基本面看,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经济整体正常运行。全市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近六成,同比明显提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录得双位数的增长,支撑作用强。
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对稳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点项目投资用9个月“跑完”全年目标,工业投资则跑在前面。其中,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5.9%,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5.9%(增速排名全省第6,珠三角第2),两者协同,助力推动制造业投资实现4.4%的增速。
消费和出口表现良好,且后劲充足。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希音等项目加快建设,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预计将于下月建成启用。广交会一期,“肇庆制造”成交额同比增长2.6%,预计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增长将超30%。
先行指标看全年
从先行指标看,全市在前三季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如全社会用电量同比累计增长8.8%,其中二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7.8%和13.8%,二产中工业用电量增长7.8%,显示当前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交通运输同比增长10.1%,公路运输总周转量、水路运输总周转量、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等表现亮眼。
金融数据也给出了增长的信号。数据显示,1-9月肇庆市制造业新增贷款占企业新增贷款总额的比例达到50.0%,不仅占比持续上升,而且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高于省、市制造业整体贷款增速。
——肇庆始终在奔跑,在蓄力。
保持信心,跑好耐力赛
“我区经济体量大,产业基础牢,潜力空间足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加上近期国家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的推出,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回稳有基础,有条件”。大会发言阶段大家普遍对冲刺全年目标抱有信心。
当前我市既有来自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又有粤港澳大湾区庞大消费市场、产业资源、创新资源为依托,从“内功”来说,经过持之以恒的深耕,我市已一步一印,一砖一瓦,构筑起“制造业当家”的基础。
产业结构上,我市“两新一电”实现了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断靠拢大湾区产业生态圈,协同创新能力、网络协作能力均在持续提升。
产业配套上,肇庆的现代园区承载力明显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绿电供应充足,这些都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小鹏汽车MONA03车型的超预期订单带来的不仅是新的增量,还有本地配套服务能力的又一次“大练兵”。
肇庆还实现了企业梯队的扩容提质。除了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我市还培育出267家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入围国家“小巨人”名单的企业数量更创出历史最好成绩。这些优势企业在市场份额、创新驱动力、行业发展趋势上均具有长足的优势。同时,“新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三季度,全市小微型企业、新投产、新入库的规上企业驱动明显,较好地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第四季度已鸣枪,冲刺就在眼前,2025年的赛季也在同步“热身”,各县(市、区)在会议现场,都列出了接下来的重点推进项目,务必“火力全开”,力争实现目标任务。
而从长远看,诚如省委强调,要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牵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作认真谋划好,扎实落实好。肇庆通过近年的自我培育,找到了乘势发力的基础。如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本地的应用场景优势、空间优势备受投资者肯定。
动能的转换是一场接力赛、耐力赛,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行稳致远,厚积薄发。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既要爱拼才会赢,更须扎实一步一脚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做细做实具体工作,持续增强综合实力,才能一程接一程,蓄积发展新动能,打开发展新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