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在近期举办的全市垃圾分类志愿者骨干培训上,56名志愿者骨干通过专业且系统的培训,不仅深化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传播环保理念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居民进行分类,成为了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领头雁”。
自2020年起,肇庆市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骨干培训项目,为垃圾分类“绿色革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垃圾分类志愿者骨干进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受访单位提供
广外学生谢月瑶作为培训的受益者,分享了她的转变与成长。她表示,在培训前,虽然她一直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但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应对的情况。比如,在向小朋友宣传时,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多例子难以被他们接受;在向老人家宣传时,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宣传效果也大打折扣。然而,经过培训后,她掌握了更多与不同人群沟通的技巧,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情况。
“现在,我向老人家宣传时,会选择使用粤语,并选择他们容易接受或理解的方式。对于小孩子,我则会用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知识。”谢月瑶分享道。她还记得,在最近的一次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一个小女孩虽然听不懂粤语且年纪较小,但很愿意参与游戏。她便选择了简单易懂的生活垃圾,如纸巾、鸡蛋等,教她分类,并带着她玩了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小女孩学会后很开心地感谢了她,这让谢月瑶感到无比自豪。
肇庆学院学生侯成敏也是垃圾分类志愿者骨干。她表示,培训前她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相对粗放,经过培训后,她对分类知识的掌握变得非常细致,并且在如何创新宣传方式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她将这些培训知识运用到宣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认为,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至关重要。”侯成敏说,“比如,熟练地将垃圾分类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这种方式会大大增加其吸引力。”她不仅自己积极地向舍友和同学普及正确的垃圾分类知识,还通过培训后的实践,在宣传效果、宣传方式方法及宣传创新方面实现了更多提升。
肇庆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提高市民对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他们联合团市委成立了“悦分悦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培训和服务活动,不仅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宣传能力的志愿者骨干,还有效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发展,实现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品牌化。
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肇庆市已根据实际情况和志愿服务数据,组建了1.28万名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市级开展了8期垃圾分类志愿者骨干培训活动,约500人接受了培训;全市共开展了约0.98万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约有12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服务群众约130万人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