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实习生 邓静惠 通讯员 乔译弘
国庆期间,位于高要区大湾镇留塘村的少林永春拳醒狮队的训练场热闹非凡,一群青少年正忙于学习武术、练习舞狮。
这些成员主要是中小学生,来自周边村子,每到寒暑假或周末、节假日,他们便相聚这里练习。成员自愿加入,均享受免费学习。
村里的少年在练习舞狮、武术。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指导练习的是今年40多岁的醒狮队“头头”兼教练伍尚联,他是留塘村村民,从小热爱武术,练习永春拳已有30多年。“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它帮助我学会了自律。”伍尚联告诉记者,武术教学中始终贯彻着武德教育,能培养孩子尊师重道、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
组建村子醒狮队,缘于有一年寒假,伍尚联回到村里发现,一些中小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沉迷于玩手机、打游戏,便萌生了用武术、舞狮去改变他们的念头。2009年,伍尚联成立了留塘村少林永春拳醒狮队,自建一座数百平方米的训练场,自费购买了醒狮、器械、服饰等道具,免费为本村的青少年、儿童授艺。
为了让中小学生对武术、舞狮感兴趣,伍尚联改变了传统的教授方法,凡新加入的成员,他先是举行娱乐活动,让老成员扮演超人,在和“坏人”搏斗时,用上永春拳等传统武术;进行射箭比赛,看谁拉弓拉得满,射箭射得远,获胜者还有奖励,让孩子们在玩乐当中融入了武术。
“通过循循善诱,孩子们渐渐喜爱上这些活动,再进行武术、舞狮训练,也就水到渠成了。”伍尚联说,他不会刻意去追求动作上的效果,“志在参与学习,全神贯注,强身健体,少了对手机、网络游戏的依赖,这才是我的目的。”
久而久之,名声在外,不少家长纷纷将子女送了过来,加入习武的行列。这当中,不少还是顽皮、捣蛋,让父母头疼的少年。
今年16岁的林家立是大湾镇龙冲村一名少年,读小学时学习成绩差,父母难以管教,经常被老师及邻居投诉。10岁那年,林家立被父母送到了醒狮队,希望伍尚联把儿子好好“教训”一下。但是,伍尚联并没有对林家立“动武”,而是根据他的脾性和特点,安排他舞狮头,既让其有成就感,又让他学会了相互照顾,默契配合。
“一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舞不转一头狮子,只有狮尾、锣鼓等密切配合,才能融入群体,发挥团体最大的优势。我想做人的道理也一样。”经过多年的磨炼,林家立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学校获得“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学校“最美少年”、代表肇庆参加广东省第四届体育大会获得传统南狮儿童组第五名等荣誉,让人刮目相看。
留塘村村小组长伍成就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成立了醒狮队,村风越来越好,特别是少年儿童沉迷手机和游戏的现象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的精气神,增强了正气,筑牢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防线。
如今,醒狮队由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了130多人,逢年过节,他们还组团参加肇庆、高要甚至外地举办的武术、舞狮表演,获奖无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